张 慧
随着体操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训练计划的整体安排,要求越来越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这就要求教练员运用各种体育科学理论指导训练,培养出较高水平的运动员。除了有科学的训练手段外,更要重视训练后的恢复,它是完成训练及比赛任务的重要方面。
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后,如何有效地消除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过程,在这方面国内外一些专家和医学权威有着大量的论述和科研成果。本文就以结合前人的经验,试图从多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归纳和论述。
一、疲劳的概念与产生机制
对疲劳的概念,国内外专家论述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疲劳是“指做了一定工作后,机体暂时处于做功下降的状态”,肌肉经过一定时间活动后,出现运动能力的暂时下降。我们概括认为,疲劳是由运动员训练或比赛引起的,不同与其它如疾病、药物等,是大强度训练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身体机能变化,因此疲劳是可以恢复的,产生疲劳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几种:
1.能源消耗论;2.缺氧论;3.疲劳物质积累论;4.物理变化化学论;5.内分泌论。
二、疲劳的表现
在体操竞技中,通过观察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其疲劳和程度。例如:自由体操中的技术动作不正确,做细小动作显得困难,无法做连续性动作,动作迟缓,跳马时起跳无力,踏跳不协调,动作恐惧增多,失误较多,高低杠倒立动作不准确,无法做高难度动作,没有动作连贯性,本能的感觉危险。
三、疲劳的预防
1、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体操训练或比赛中应尽量在适宜的气温和温度下进行,在低温条件下,会使机体热量不断散发,体温下降过快,则引起疾病;相反,气温较高,训练时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机体会产生头晕,恶心等症状。
2、营养条件。运动员每天摄取所需的营养,是预防疲劳的重要措施之一。训练后必须补充足够的热量、维生素,饮食安排要合理,选择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合理的训练安排。它可以消除或延缓疲劳的产生,训练过程中的个别对待、大小训练周期的产生、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等等。教练员应采取各种转换性训练手段,采用专门恢复周期和预防性休息日,使运动员建立起正确的生活节奉和训练节奏,这一点在训练安排中特别重要。
四、训练疲劳后的恢复
在我们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对每一个运动员都有固定的训练计划,并且着重于计划的完成情况,除了有系统而科学训练计划外,必须有训练后恢复这一重要内容,因为机体只有在一定负荷强度刺激后,得到充分的恢复,运动员的成绩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否则只会使疲劳加深,运动能力下降,甚至会引起各种运动创伤,所以训练后的恢复非常重要。恢复内容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那些对训练能力有影响的环节,如神经系统、心脏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局部肌肉等,可采取一些恢复的方法手段,如休息和睡眠、补充营养、水浴法、按摩法、药物恢复法等等。另外,在运动员精疲力尽的训练结束,完成一定的时间休息后,必须进行有计划的轻微运动,可以加速那些过于疲劳肌肉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运动时产生的乳酸。
五、结束语
疲劳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理现象,对疲劳的产生和定义有不同的论述,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讨,对疲劳的判断,即要重视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观察,又要尽可能地进行一些客观检测,以便更好地、更准确地确定疲劳程度,合理有效地运用疲劳恢复的方法,对疲劳的消除有一定的好处。我认为:
1.首先要有科学的训练计划,要求教练员结合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宜,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2.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非常重要,通过休息可以使人体各器官得到放松和调节,并使机体功能恢复,有利于下次训练计划或比赛的进行。
3.充足的营养必不可少,因为人体要有活动,要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食物营养来供给机体新陈代谢的需求。而由于运动,体内能量大消耗,除需要一定的机体生存的营养外,还要有更多、更好的营养来满足机体在训练情况下,提高功能所需的营养。
然而,寻求新的、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我国和世界体操科技人员急待突破的“攻关”课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起来,精心研究和实践,为创出一条科学、有效的疲劳恢复之路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