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贫血及其防治措施

2008-04-29 13:58王晓红
少年体育训练 2008年3期
关键词:运动性性贫血膳食

王晓红

人体运动靠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必须有能量的保证,能量的生成靠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最终人体运动离不开氧。氧被肺吸入人体,通过血液送到肌肉细胞,为细胞内的氧化产能过程供氧。血红蛋白就是血液中运输氧的工具,它运到肌肉的氧越多,肌肉生成的能量越多,肌肉收缩的能力越强,人体的运动能力就越高。然而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运动员)在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期常常出现低血红蛋白,造成训练质量和运动能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演变成运动性贫血。

一、什么是运动性贫血?

由运动引起的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运动性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我国成年男运动员血红蛋白小于120g/L,女运动员小于105g/L即诊断为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仅仅不贫血是不够的。为保持训练的效果和良好的体能状态,运动员需要达到一个理想的血红蛋白水平。这一理想水平为:成年男运动员大于140g/L;成年女运动员大于120g/L。运动员血红蛋白低于这一水平,但又未达到贫血就称为运动性低血红蛋白或潜在性贫血。

二、运动性血红蛋白下降和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运动性血红蛋白下降和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多数专家认为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原因:

1.运动员需铁量、排铁量剧增,而铁的供给或吸收量不足,导致机体缺铁。

(1)铁丢失增加:运动员训练中汗铁的丢失较常人多,尿液、胃肠道也有一定的铁丢失,女运动员月经期丢失的铁量也较常人多。

(2)铁吸收、摄入不足:长跑运动员失铁量为常人的两倍,而对铁的吸收水平仅为常人的1/2,国外学者报道,患铁缺乏症的运动员吸收铁的能力低于非运动员缺铁者。一些运动员中存在着饮食不合理,膳食不平衡,摄入脂肪过多,多种维生素和铁摄入不足,易造成运动员铁吸收、利用不足。

(3)运动员的需铁量高于常人,并随着运动时间、强度和环境等因素而变化,运动员肌肉湿重每增加10%,则多需铁170毫克;循环血量增加9%,多需铁200毫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每日多丢失的铁,若不给予足够的铁补充,可导致运动性缺铁甚至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和丢失增加。

剧烈的运动训练可导致红细胞破坏而溶血,使红细胞达不到120天的正常寿命。与此同时,运动训练还可以造成肾通透性的改变,引起尿潜血甚至血尿,造成红细胞丢失。

3.血液稀释。

长期耐力训练,可引起机体总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这就会造成血色素浓度下降。

以上仅仅是关于运动性血红蛋白下降的三个主要原因与作用机制,而实际上还有大量相关的研究报道,大量研究的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期发生的运动性血红蛋白下降或运动性贫血,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与运动项目、运动的负荷强度、运动量、运动员个体遗传特征、营养状况(蛋白质、铁、维生素、叶酸等)、骨髓造血机能状态、激素水平等密切相关,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期的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最终取决于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破坏与生成之间动态平衡的综合影响。

三、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措施

运动性低血色素可能是由于上述一个或几个因素造成的。要纠正运动性低血色素,应通过血液化验,根据个体、针对病因,采取综合的防治方法。

1.膳食营养

(1)注意加强摄入生物利用率的含铁食物。由于运动员血红细胞的更新速度加快,铁代谢率增加,以及运动造成铁丢失的增加和铁需求量的增加,为保证运动员合成血红蛋白所需要的铁量,膳食铁量要高于正常成人推荐量(膳食铁日摄入量男性应为23mg、女性48mg),膳食中应特别保证富含铁类的食物,多摄入生物利用率高的含铁食物如牛肉、肝脏、动物血以及绿叶菜(含叶绿素丰富)、黑木耳、海带、紫菜、豆类等,动物蛋白与含铁质的食物同时进食,可促进铁的吸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的食物如柑、橘、枣、西红柿等食物也有助于食物中铁质的吸收。

(2)注意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的摄入量。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每日摄入2克蛋白质(动物蛋白质占25%以上)可防止因蛋白质供给不足而引起的贫血。运动员膳食中叶酸供给不足的情况非常少见,但对于限食减控体重的运动员应注意叶酸的缺乏。B族维生素是目前膳食中最容易出现摄入不足的一组维生素,它们也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因此应注意增加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粗杂粮供应,保证运动员有充足的B族维生素摄入。

(3)多吃水果、蔬菜或摄取含碱盐的饮料,提高机体的碱储备水平,增强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有助于红细胞膜的稳定。

2.营养药物的补充

(1)铁剂。血清铁蛋白降低、运动性缺铁及缺铁性贫血,需采用铁剂治疗。常用的铁剂有卟啉铁、氨基酸螯合铁、枸橼酸铁、琥珀酸亚铁等。也有人提出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可采用小剂量预防性补铁,每日补铁10-20mg。

(2)抗氧化剂。保护红细胞膜增强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将有助于减少红细胞的氧化损伤与破坏,在大强度的运动训练期应注意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卵磷脂、1,6-二磷酸果糖、辅酶Q10等。

(3)能量物质。在耐力运动或大强度间歇运动训练中,合理补充复合糖类,有助于提高或保持血糖水平,有利于红细胞内葡萄糖水平,保障红细胞能量代谢。

(4)中药及中成药包括阿胶、长白景仙灵等也有助于强化造血功能。

猜你喜欢
运动性性贫血膳食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秋天膳食九字诀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如何让你“少吃点”
海军某部运动性中暑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