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兰淑
量身订做
台中市“中友百货”对面,不到5米的窄巷,一排斑驳的老房子映照着午后阳光,显得沉静。其中一家小店,挤满了背书包刚放学的学生,吵嚷的笑声,丝毫没有吵到在陈列柜上打盹的猫咪。学生正在逛的是“自由术”饰品店,中台技术学院四年级的罗同学说:“因为同学收到一个用铝线串着宝石,可做项链、耳环、手链三合一的生日礼物,戴着十分醒目,介绍我来买,她也到这里买项链当母亲节与情人节礼物,妈妈与男朋友收到都很开心。”
“自由术”的负责人覃婉玲,客人都称呼她“小玲”,她擅长依顾客需要量身订做,“搭配你这V字领的线衫,我建议将项链改短,才能让你成为焦点!”“自由术”贩卖手工制作项链、耳环、吊饰,且接受客人订做,扣掉材料成本,一个月收入25万元(新台币,下同)。
覃婉玲没学过设计,卖饰品是半路出家。她在台湾小牛顿出版社卖杂志十多年,4年前。喜欢手工创作的她,把自己做的铝线饰品、花器烛台等杂货,拿去参加嘉义兰潭的艺术跳蚤市场摆摊,不到一个小时,作品就销售一空。
摆摊还债
覃婉玲在艺术跳蚤市场认识一位朋友,介绍她去台北东区一家精品店上班,成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这家精品店,专门与模特儿经纪公司合作,覃婉玲负责制作秀场服装与造型的配件,她必须掌握当季流行的走向,大量采用水晶、纯天然宝石、琉璃等高级材质,甚至还没有看到秀场服装,就要模拟时尚的变化,她说:“我在台北东区1年学到的时尚概念,是在嘉义10年学不到的。“
2005年,担任这家精品店分店店长的覃婉玲,与老板大吵一架,愤而离职。她在台北欠了近百万元卡债,正发愁时,在台中一中街摆摊卖手工皮包的朋友王右收容她,把摊位的1/3分给她。
一中街的饰品摊大多是批发来卖,很少有手工制作的,加上覃婉玲会特别针对消费者造型、服装、身材来搭配饰品,摊子前挤满了客人,一个月有六七万元的收入。
撤出百货
摊子生意稳定,逐渐还掉卡债。她在“中友百货“对面的巷弄内,找到一间老房子开店。为了省钱,她就住在店里,晚上同时又在一中街摆摊,客订量每月也为她增加2万元的营业额。
2006年。她因参加第一届“中友百货”创意市集,“中友百货”邀她设柜。能够进“中友百货”是一大鼓舞,但却是覃婉玲最忙累的一年,虽然订单成长了一倍,但她努力与利润却不成正比。
她检讨,除了百货公司要求打卡、制服、配合周年庆等繁琐规定,近四成的租金,加上每月增加2.5万元的人事开销,让覃婉玲萌生退意。“我要一面顾店,一面赶老客人的订单,加上好友王右年纪轻轻即过劳死,年约期满后,我决定撤出中友百货。”
降价开店
回到自己在巷弄中的小店,不像过去台北东区或中友专柜动辄2000元以上的高价,覃婉玲锁定18~30岁的客层,以大学生与年轻上班族为主力,定价在300~2000元间,材料选用锆石、东棱玉或较便宜的优化半宝石。
“自己的店可以自己订规则”,她利用店前的小院子做展示,并接受手工同好寄卖,她采五五或六四抽成,目前寄卖占营业额的二成。
为了增加流行感,她的饰品走大方简约风格作搭配。为强调质感,她找到跑单帮的朋友,从南非、斯里兰卡、东南亚进口像蓝沙石、红发晶等较稀有的宝石,她也喜欢看国家地理频道,从大自然、四季、天文来寻找创作的灵感。
计划进修
覃婉玲还邀请好友赖玉卿一起顾店。赖玉卿除了自制手工包包、木头吊饰、居家墙壁彩绘之外,她还会算塔罗牌,一次200元。有时候,专程来算塔罗牌的客人,会顺便购买饰品;购买饰品的客人,也会一时兴起算一算塔罗牌,二人不同的生意有帮衬的作用。
覃婉玲不只界定自己做手工,“我希望跳脱饰品的框架,让客人将艺术戴在身上。”38岁的她说:“我想去学金工,运用例如白金及银饰混搭等多媒材来创作,并且希望多举办展览,行销自己。”
海外星云 200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