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阳 慧 敏
黑格尔说:“一个人能分清当前显而易见的差别,比如笔和骆驼,或者寺院和教堂、橡树和槐树,这并不代表他有高明的比较能力。”同样的道理,分得清意大利足球和中国足球的差距,也并不代表你有过人之处。“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欧洲足球体系已成一体化,如果说2 0世纪各国足球间的比较交流是在寻求双方之异,那今天的足球界则是在寻求“异中之同”。
比较学的历史
在社会、文化和新闻领域,比较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研究方式,但在足球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事实上,20世纪中叶法国和比利时引导欧洲足球界进行的一些互访比赛,20世纪末各国球员的转会和交流,甚至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都是“足球比较学”的具体体现。和国家、民族文化的开放与进步一样,现代足球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建立在交流和比较上的,这种比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足球运动改革和进化的推动力。
众所周知,13世纪流行的那种足球没有太多规则,既有人用手抱球(橄榄球雏形),也有人用脚踢球。《剑桥法则》的出现,让足球和橄榄球运动很明显地区分开来,足球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特乐趣。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说到,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比较而存在的,“鉴别产生趣味,比较促进发展”。很难想象足球运动如果没有参造物的比较,未来发展会是什么样子。也许这个地球上没有世界杯,英超联赛没有外援,意大利联赛永远打防守反击。
历史上有过太多因漠视比较而带来的教训。正如英国诗人吉卜林的吟唱:“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他们永远无法相遇。”英格兰一直以现代足球鼻祖自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和世界脱轨了,拒绝加入国际足联,拒绝参加世界杯,直到他们在1953年和1 9 5 4年连续两场比赛都大比分输给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时,才如梦方醒。在英国足协那些爵士们看来,英国足球一直是世界足坛的王者,他们不知道,短短的十年里,世界足球的格局已经日新月异。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正是由于缺乏和外界的交流和比较,英国足球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此后他们的国家队和职业球队不断地奔赴世界各地巡回比赛,为的就是弥补最初那段错过的岁月。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足球又迎来了一段痛苦时期,由于他们的球迷在欧洲赛场上的骚乱引发了球场惨案,他们被驱逐出欧洲赛场多年。缺乏比较和交流对于一国足球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英格兰足球为他们的两次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英格兰在1966年后再也没有获得过一次大赛冠军,去年他们又在2008年欧洲杯预选赛中被淘汰出局。
运用比较新闻学里常用的“寻子摸根法”,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英足总当年的作为像极了中国明朝时的万历皇帝。当利玛窦把世界地图展示给这位皇帝时,万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国家并不位于世界的中心,而只是东部边缘。中国文化第一次被世界文化所撞击,而“比较文化学”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源远流长。为了在比较和碰撞中缩小差距,中国文人开始寻求革新之道。南人魏源在《海国图志》里呼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数百年后,中国足球正是在这个箴言的指引下开始了西学东渐之苦旅,他们学习匈牙利、英国和南斯拉夫。20世纪初,鲁迅、林语堂、胡适等进步青年留学海外,希望“学西术以救中国”;今天,中国足球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俊才留洋海外,寻求西方足球的先进经验。
今日的全球化浪潮使得世界各国足球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足球比较学似乎走进了死路,这从一些国家足球改革的现状可见一斑。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足球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漫长的模仿和学习后,依然没有改变落后境况,以英格兰代表的一些传统强队也在保守和现代中迟疑不决……幸运的是,西方足球学者已经找到了新的途径,和比较文化学者的做法相同,他们从过去对“异中之同”的研究,逐渐转移到对“同中之异”的追求上。由于当代足球技战术和青训培养模式已几乎相同,寻求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已经成为共识。也就是说,无论是和哪个国家的足球比较,抑或是采用何种比较方法,首先都需要对自己有明确定位,简单说就是找到自己和其他人相比的不可取代性。当然,这种“不可取代性”也是要在比较中才能发现的,套用比较文学大师季羡林的话说就是,“离开了两国足球的比较,必然搔不到痒处,必不能探骊得珠,甚至会南辕而北辙”。
由于足球比较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不同国家间的足球活动交流上,涉及到民族文化、气候环境、思想政治、人文习惯等不同标尺,限于篇幅,本期学院无法一一阐述。所以本文着重点不在于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区分出不同国家的足球风格,也不在于如何运用数据比较来为球星排定座次,而是通过对欧洲俱乐部对球员管理和评测的比较方法,来探求全球化时代足球界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欧洲联赛的比较学不是一支笔和一只骆驼,而是一群骆驼和一大片槐树林,当然也可以是橡树林。现在,请你像那位阿凡提先生一样,从那群模样几乎相同的骆驼里寻找出这种动物的亲属关系;接着再在你所在的那片橡树林里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能做到吗?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的难度就像让贝克汉姆把一只铅球踢出弧线、米克尔森把小白球一杆打过嘉峪关长城一样艰巨。不过,类似这种“骆驼”和“叶子”的困惑在欧洲联赛上却经常能够碰到,前者涉及到比较学中的“同中之异”,后者则涉及到“异中之同”。在这个问题上,欧洲足球界的先生们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而这份答卷又会给中国的足球研究者怎样的启示呢?
【同中之异】
今天,录像分析和数据统计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和球员能够通过这些看得到的数据,就位置要求和球员在场上的实际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训练计划。欧洲俱乐部通常会强制要求球员们对自己每天的训练和比赛做详细日志。前曼联主教练塞克斯顿就经常督促球员认真记录自己的比赛统计,他说,“到最后没有人能比你更了解自己”;荷兰前锋范巴斯滕在踢球时曾有一箱子笔记本,记录了从他在青年队到成年队所有训练、比赛时的身体记录和技术统计,但在今天,能坚持完成这些枯燥试验的球员已经不多了;德比俱乐部还会要求球员们将每天的睡眠质量和饮食状况做成报表,通过对这些数据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可以发现球员生活方式和比赛习惯方面的问题,方便教练提前作出警告和改变。这些可不是什么无聊的测验,而是球员对自己身体负责的最好表现。当然,如果能在球员自评的基础上加上专业人士的意见,还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通过这类图表,我们看到,球员在对自我进行评测时,分值总是偏高的,但教练员的评测就有些苛刻,专家们的评测则更趋公正。三者之间给出的不同结果能够让球员和
教练互相间有更深的理解,避免了球员对自己的盲目认识,也削弱了教练们一贯固执的第一印象。这种比较也会给心理学家一些启示,比如职业球员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总是有着自知之明,但在身体技术上,就似乎信心不足;心理状态上,球员对自己过于自信,这反映出大部分球员对心理专家比较抗拒。这种评测表(右侧表格)只是俱乐部在日常训练中对球员进行的一种普通检测,实际上,“生活方式”指标也可以进行分化统计评测,主要包括“睡眠质量”、“血糖含量”、“激素状态”、“红血球含量”等。通过分化统计评测球员能够让球员更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身体状态,而周期性的统计对比则可以让他们掌握自己的身体规律,并找到属于自己身体的黄金周期。同样,包括“心理承受力”在内的其他指标也能通过统计图表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球员评测出的结果都是不同的,这很容易帮助教练在调兵遣将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异中之同】
英格兰青年队在挑选年轻国脚时,主教练总会遇到很多困扰,候选名单上那些球员都有着不同的技术和优势,如何有效筛选就成为了一项难题。霍华德·威尔金森,英格兰超级联赛技术总监,曾短暂执教过利兹联和英格兰成年队,三年前还曾在上海申花短暂停留。老实说,在个人成就上,威尔金森并不算一位优秀的教练,但他在国家青年队(1997年~2001年)执教的那段短暂时光却让人肃然起敬,他创造的“三角式比较评测”和聘请统计专家的先例,已成为英格兰足球的财富。现在,英超联赛20支球队在挑选后备球员时都借鉴了他的方法,在碰到让人头疼的选择时,他们总会想起威尔金森的好来。
那么,“三角式比较评测”究竟是何方神圣?也许在中国人眼里,这个评测不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么,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往在挑选和判断球员时,英格兰青年队都是靠主教练和助理教练两个人商量决定的,这很容易会造成两个极端,要么双方的观点永远一致,要么双方的观点总是相对。前者就像你找来两片“根本不可能相同”(事实上本来如此)的叶子,两个人都说它们是相同的,这就成了皇帝新装一样的谎言;后者则更容易解释,为了一个连小孩子都看得出的真理而争吵,本身就有失现代足球鼻祖的风度。后来根据威尔金森的意见,青年队里重新引进了一位具有职业教练资格的统计专家,通过三个人的评测比较来挑选球员,很快就改变了原来一成不变的现状。“球员一般不会相信一个教练对他的评价,但三个教练都这么说他时,他就会信以为真”,也就是说,如果三个教练都认为这两片叶子是相同的,那它们就一定是相同的。威尔金森在青年队时召进了不少年轻球员,像巴里、瓦塞尔、克里斯蒂、彭南特和迪福等,当时这些人都是籍籍无名的,不过现在在英超联赛上,他们都以优异的表现证明了老帅当年的眼光。
不过遗憾的是,威尔金森没能完全参透“异中之同”的真谛。出生公校的威尔金森奉行的是传统英式足球的执教理论,他所尊崇的塞克斯顿在《英格兰职业教练指南》中曾说过,“一支球队里总要有一名能弹钢琴的球员”,也就是阿森纳主教练温格所说的“战士”和“艺术家”的组合。球队里的确需要一位“艺术家”球员,但更需要的是球风相似、性格相近的战士,现役球员中最接近“艺术家和战士结合体”的球员是A C米兰的卡卡,当然这个结果也是通过比较得出的。威尔金森的错误在于,他的球队里有着太多具有艺术家性格的球员,彭南特、迪福、克里斯蒂,这些人本身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在威尔金森的传统足球理论下,他们被生硬得捏造成了一个集体。结果他们在那届青年队里闹出了很多不愉快,球员间互相不传球,英格兰队欧洲杯出局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