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虚让

2008-04-23 09:57李伟明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史书客气任命

李伟明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一卷载: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五月,东晋任命扬州刺史王述为尚书令。书中顺便提及王述的处事风格:“王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所辞必于不受。”意思是说,王述每当接受任命,都不虚情假意地辞让,而他表示推让的,则肯定不会接受。王述这次被任命为尚书令(尚书令在当时是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吧),他的儿子王坦之告诉他:“根据惯例,您应当表示辞让。”王述说:“你觉得我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吗?”王坦之说:“当然不是,但辞让一下的话可以成为美谈,自然就是一件好事。”王述说:“既然觉得能够胜任,何必又要辞让!大家都说你比我强,我看你肯定赶不上我!”

寥寥数语,王述“不为虚让”的形象跃然纸上。

谦让,历来被人们视为一种美德。孔融让梨,“让”出了千古佳话,使后世的小朋友想吃大梨都不好意思,也只好违心地跟着“让一让”。其实,按史书记载,孔融长大参加工作后,却是个性格刚直的人,估计也不善于“虚让”(所以,我倒觉得他小时候的“让梨”很有可能是发自内心的“让”),后来终因得罪曹操而死于非命。另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有个人在京城做官,一次,接到家里人的来信,说家里盖房子为一堵墙的事和邻居发生争执,希望他出面和地方官打个招呼。这个京官接到家书,只回了一首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接到回信后,深受教育,主动退让,结果还感动了邻居,大家各让数尺……这些故事,说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谦让,表现的是一种真正的美德,值得我们尊重、钦佩。

更多的时候,我们却看到许多含了水分的“虚让”,它和“谦让”完全是两码事。历史上很多权贵人士,在获取尊贵地位时,总是要像王坦之说的那样,按惯例客气一下。事实上,很多权臣,不管忠奸,在任职或受赏赐之前,哪怕心里多么渴望得到这个职位或赏赐,事到临头都是要推辞一番的,这样的记载,在史书上频频出现,构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礼仪,不知怎的就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藏起来,玩几招形式上的“客气”。也不管这样是否浪费时间、累不累。在一些农村,以前还有这样的习俗:迎来送往时,面对礼物,一定得互相推让几个回合,虽然彼此都知道最终是要接下来的,但不这样做就不行,失了礼节嘛。小孩子去作客,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主人送给他,他肯定按家长教的说“不要”,虽然这边眼巴巴地盯着,甚至手也伸过来了。人哪,从小就被弄得言不由衷,“程序”上的东西特多,真是既辛苦又滑稽。

正是在这样的文明环境下,王述的做法显得特别可贵、可敬。“不为虚让,其所辞必于不受。”这是一种高度的言行一致,是一种真正的美德,在史书上,敢于如此坦率行事的人还真不多见。其实,中国老早就有个成语叫“当仁不让”,说的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推诿。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可见比王述更早的古人,也不是一味地强调“谦让”、“客气”,只不过是后来的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光辉形象”,于是淡化了言行一致,把自己的鲜明个性掩蔽起来了,大家都乐于做个表面上的“谦谦君子”,久而久之,能不形成“惯例”吗?

编辑提点:“谦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大书特书的美德,所谓“谦谦君子”;谦让,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之一,所谓“礼仪之邦”。谦让,被提升到民族性格的高度。但是,谦让能够成为一种美德,前提是一种很简单的“心灵底色”:为他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而不是成就自己的形象。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让逐渐蜕变为一种“伪饰”,一种个人“形象工程”。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说的就是真诚谦让和“当仁不让”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让与不让之间的分野就是“不为虚让”。真诚,是根本。

猜你喜欢
史书客气任命
不客气
迁西县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和决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年度法律知识考试
观致任命矢岛和男为新CEO
不客气
别客气
ABB集团任命Bazmi Husain为首席技术官
“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