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平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这就对数学课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只有一种固定答案,一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心智、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为孤立的学习个体,失去了自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活力. 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实现以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转移.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做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1 课堂上要时刻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人类的基本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数学知识,还包括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美等. 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受文化感染,产生共鸣,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人为本课堂的重要一环. 它要从以下几点来体现:首先加强学科融合. 高度抽象的数学只有走进了学科融合才会显得生动、具体、富有形象,学生才会乐学、爱学,从中找到乐趣和信心. 举例来说:在讲方程解应用题时,可找一古代算题:“今有牛五羊二,值金十两,牛二羊五值金八两,牛羊各值金几何?”请你搞懂题意给与解答. 又如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寿符. 哪位学子算得快,多少年华属周瑜?”原本枯燥的数学便增加了人文的灵性. 其次从课堂上发现数学美. 例如,学生通过动手作图,发现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内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感觉真是美妙!人人爱美,学生更如此. 其次进行数学实验与游戏. 传统的数学教学常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论证,因而排斥实验,然而许多数学发现都源于实验.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实验,对学生品味数学、体验思维过程及数学思想,展现数学魅力、激发学生动力十分有用.
2 老师和学生是课堂上的合作者
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作为体现“交往”哲学理念的教学过程强调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是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师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往. 平等与互助是生生平等,更是师生平等;是师生互动,更是生生互动. 交往即合作,它包括:①互相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彼此交换知识和各种信息,以丰富或完成各自的知识. ②互相影响,交往双方同时在人格上彼此感染进而在精神上发生变化. ③互相鼓励,通过彼此间激发鼓励获得持续不断的学习,实现各自的超越. ④共同分享,彼此心灵沟通精神交融,不仅分享知识,也分享思想感情;不仅分享获得成功的结果也分享战胜困难的成就感. 数学课堂要想活起来,体现以人为本,就更需要这种合作精神.
3 课堂不需要整齐划一
数学是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这一切应使数学课堂发生深刻的变化.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让孩子完全放松的地方. 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 传统的数学课堂让他们双手背后、双腿并拢、身体坐端正,便称之为“纪律好”,这不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这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与新课标指出的个性化学习相悖. 人性化的课堂上,可以有激烈的讨论声,还会有伴随着表达喜悦、遗憾、沮丧的动作或声音. 学生甚至可以离开座位与同学们讨论,这才是真正的学生需要的课堂. 这一点山东茌平县渡朗口中学已给我们作出了成功的范例. 他们的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有的坐着,有的蹲着,有的站着,有讲解声,有讨论声. 但有一步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在参与,在思考,在学习,体现了“我的课堂,我主宰”,完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堂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4 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数学课堂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可供教师利用的教学手段少,而数学概念又抽象,课堂上学生表现得被动、沉闷、困惑,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得以实现.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 此外还可对几何图形进行收、缩、移、切、拼、补等变换,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枯燥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 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位,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终生学习出发;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学生自己争取成功,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