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婷
中国的岁时节日比较频繁,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清末时期,存在宫廷节令与民间节日习俗并存和相互渗透的现象。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沿用阴历,直到民国才与国际接轨,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然而公历的实行并没有改变千年来形成的岁时习俗,阴历与公历并存,岁时节日也呈现新旧更替的气象。
清末宫廷和民间节日习俗
晚清时期,宫廷里的节日有两个显著特点:满汉风俗杂糅、官方礼仪与民间风俗融合。满族宫廷逢年过节饮宴时要跳“莽式舞”,即早年满族民间歌舞,表演时众人皆拍手呼喊“空齐”二字以和之,又称“空齐舞”。八月二十六日为宫中节日,这一天大家都不吃肉,以生菜裹饭而食,亦不用筷子,以手代之,慈禧太后也如此。这是因清入关前,太祖努尔哈赤转战甚苦,这天以树皮充饥,满族人民为追念祖宗创业之艰辛,以此日为纪念日。
满族入关前已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的主要节日春节、元宵节等,均与汉族相同。以满族皇室过春节为例。每年十二月中旬,与民间一样,宫中也开始筹办年事。民间是“吃黄羊,要扫房”,宫里的宫女、太监要清洗扣,扫皇宫,如同百姓年终扫除房里积尘。然后慈禧太后开列名单,名单上的人都得参加。除夕的早晨,太后率皇帝、皇后在宫中各处拜神佛祖宗。礼毕,参加辞岁人员中的女眷,络绎进宫,谒见太后、皇帝、皇后。至午后二时,成集于殿,由皇后率领行礼,即为辞岁。除夕之夜宫中奏乐,直到天亮。皇太后和来宾们也像老百姓一样,以掷骰为乐。大年初一,宫里宫外均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接神之后,从王公至百官,均络绎入朝朝贺。正月初二为财神诞,民间照例致祭财神,鞭炮甚火,昼夜不休。宫中也不例外,慈禧太后于清晨即上殿礼拜财神,宫眷亦随叩。初三日是宫中人送礼的日子,均盛以黄盒,放在大院中,隆裕皇后进献自制的鞋及手巾、荷包,陈设第一排,妃嫔宫眷各有所送。初四日为太后回赏之期,她视献物之厚薄以答之。对宫眷,则每人各赏衣一件,银数百两。内廷王公大臣亦得获赐葛纱及画扇。初五谓之“破五”,破五之内妇女不得出门,宫眷日侍皇太后博戏宴饮。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
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节日风俗在具体事项方面还是有不少区别,但大方面还是相同或相似的。
正月初一为“元日”。各家于子初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宵达巷。全家穿新衣,按长幼秩序,饮酒作乐。然后拜访亲友,谓之道新喜或拜年。路遇熟人,则作揖祝福“新喜纳福”或“恭喜发财”。北方人家,无论贫富贵贱,皆吃饺子,不吃米饭,取“一年平顺无口角”之意。南方则除夕煮好过年几天的饭,新年不再以生米煮饭,以示丰衣足食。
春分日,世家大族致祭宗祠,秋分也如此。
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诞辰,这天禁屠宰,祭文庙。各书塾设供,师生瞻拜。
冬至为朝廷郊天令节,民间不为节,只吃馄饨而已,与夏至吃面同,京师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民间用饴糖、饼饵及清水草豆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焚化,送其上天,并求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至除夕始接神回位,再行供奉。
祭灶之后,渐次贴春联、门神,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用红纸,南方新丧之家,多贴黄纸春联,书写孝思之辞。民间认为门神有捍卫家宅平安之用。
十二月最后一天为除夕。士民之家,致祭祖宗,悬挂影像。黄昏后,全家团坐以度岁。酒浆罗列,灯烛辉煌,妇女儿童皆掷骰斗叶以为乐。到亥、子之交,天色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和衣稍睡,天已亮,爆竹在耳,家人叩贺,喜气洋洋。
节日在传统中国社会风俗中极其重要。祝祷,可寄托人们对新生活的良好愿望;馈赠,可增进感情:家宴,可增添家中祥和之气;祭祖,可教育人们不忘本等等。
民国后新式节日兴起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但立即遭到保守者的反对。阴历有二十四节序之设,农民为适时耕作,需要旧历。星命占卜之士认为生辰八字、干支属相等都是按旧历推算。于是民国年间,出现阴历与公历并存局面,节庆也因而出现混乱,如有的地方,一个节日过两次。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许多新式节日、纪念日,都是有关国庆、国耻,或关系伟人,或关系大事等。如国民政府时期的庆祝活动有: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7月9日国民革命誓师日、10月10日国庆、11月12日总理诞辰日。这5个纪念日,全国都要悬旗欢庆,国庆节党政军各界及各团体要举行庆祝会,会后提灯游行。3月12日总理逝世纪念日和3月29日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日,全国都要下半旗致哀。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日、教师节、商人节,由该团体举行纪念大会,由各党部派员指导。
民国时期,节日颇多,每个月都有节日,一个月内还不止一个节日。节日主要有几类:1.政治性节日: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北平民众革命纪念、革命先烈纪念、学生爱国运动纪念等。2.行业性节日:司法节、戏剧节、工程师节、记者节、商人节等。3.纪念个人或某类人群节日:童军节、青年节、廖仲恺先生殉国纪念等。4.国际性节日:国际母亲节、世界动物节、世界学生节。
新中国的节日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在传统节日以外,增加了许多新式节日,在20世纪50至70年代,这些新式节日都很政治化。每年“五四”青年节,通过报告会等形式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七一”建党节,各级党组织举行纪念活动,其中一项重要活动为新党员入党宣誓。“八一”建军节,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举国同庆,首都和各大城市都要举行盛大的集会和游行,国庆节还要在北京天安rJ广场举行阅兵仪式。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节日日益冷落,西方节日(暂称“洋节”)却日益火爆。1998年一份调查表明,洋节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分别为:圣诞节(过节的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5%)、母亲节(42.5%)、情人节(37.5%)、父亲节(27.5%)。对万圣节、复活节、感恩节则很少有人记起或知道。
中国人过洋节与西方人有很大差别。很多人对节日来历一知半解,也不求甚解,更不是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如过圣诞节,并不是都到教堂里去观看宗教仪式,参加圣诞礼拜,也不是在家里围着圣诞树等待圣诞老人从天而降,而是三五好友平安夜在餐厅、酒吧聚餐,开派对、搞狂欢。过情人节则是情侣们互赠玫瑰花、巧克力之类以示爱。过母亲节、父亲节主要是孩子们给父母送鲜花或小礼品,做父母的要等孩子说明是父亲节、母亲节才明白子女送礼的意义。过感恩节取“感恩”之意,学生在这天给老师发短信或E-mail,感谢培养之恩,与西方感恩节的含义相去甚远。中国人过洋节主要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企业白领、公教人员、大中学生占多数。
责任编辑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