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探究(22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间(jiàn) 间隔 中间 间接经验 挑拨离间
B.量(liàng)数量 胆量 量力而行 量体裁衣
C.咽(yàn) 呜咽 咽喉 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
D.载(zǎi)刊载 记载 三年五载 满载而归
2.下面几个词语中,与所给例词中的“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词:不无裨益
A.精益求精B. 延年益寿
C.多多益善D.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B.思想政治课,要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C.在办公室里老师昨天同他诚恳地交换了意见。
D.主管领导同意占用耕地建房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4.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空得像战鼓一样。
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长久。
5. 阅读下面一段话,品味加点的句子,并在横线上仿写,使语意前后连贯通畅,并形成排比句。(2分)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苦闷中消沉。生活要有所追求,人生需有激情相伴。
6. 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不超过70字(含标点)。 (3分)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3分)
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感动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6年颁奖词》(青岛“微尘”的节选),按所给的材料写一段激励黄舸的话。
要求:①包含比喻修辞。②既要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③字数在50左右。
《感动中国》2006年颁奖词(节选)
青岛“微尘”——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所给材料: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
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当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你的激励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诗文默写及理解运用。(①~④小题每空0.5分,⑤小题2分;共6分)
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称赞孟子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柳”婀娜妩媚,摇曳多姿,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请调动你的学习积累,写出一首古诗词中含“柳”字的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描绘出下面诗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9~13题。(12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3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2006年5月20日14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景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你觉得怎样呢?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讨论发言,请在阅读后写出你的观点。(3分)
甲: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但三峡的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乙: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不会出现了,大坝可以控制水量,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应该不会再受影响。
丙: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将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势必会导致环境污染。
丁:大坝建成以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课文中描写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景象将会消失了。
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14~17题。(11分)
大鼠
蒲松龄
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①。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②,阖其扉,潜窥③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④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⑤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⑥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⑦顶毛,口纥⑧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啖(dàn)食:吃掉。啖:咬。②鼠屋:大鼠经常出没为害的房间。③潜窥:偷看。④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⑤几:桌几。⑥硕腹:鼓起肚子。硕:大,这里用作动词。⑦掬:抓住。⑧纥(hé):咬。
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宫中有鼠,大与猫等 等:等待
B.适异国来贡狮猫适:恰逢,正赶上
C.如此往复,不啻百次 啻:仅,只
D.猫即疾下疾:迅速
1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写的是一场猫鼠的搏斗,其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两个动物的形象。文章写猫鼠一见面,鼠表现得异常___________,而猫表面上却显得很______________,但最终鼠被猫嚼碎其“首”,从而表现了猫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分)
17.读这则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理解,请从“猫”和“鼠”的角度揭示本文的寓意。(4分)
⑴从猫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鼠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18~22题。(12分)
纳米管水有点神
李津军
最近,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水的新形态,这种新形态被科学家称为纳米管水。这些水与我们平常见到的水没有什么两样,每个水分子也同样包含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但是,这种水却有一个独特的性质,即使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时也不结冰。
如果把水放进一个直径小于2纳米单壁碳纳米管里,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在温度达到8k(-265℃)时,水依然没有结冰,而是以一种似液态水分子的链状贯穿整个管壁的中心,形成了冰冷的水分子内壁。
研究人员把纳米管水这一特性的形成原因归结为水分子之间的连接松散。在液态水中,每个水分子平均有3.8个氢键与相邻水分子相接;在冰中,这个平均值为4;而在纳米管水中,水分子链的氢键数目仅为1.86,这就使得水分子之间的连接很不紧密。
因为没有其他水分子的相互牵扯,其连接非常松散,使得水非常活泼并且一直在不停循环往复,使得水链能够迅速移动。这一特性使得它们在如此小的空间中也无法紧密结合形成冰块。
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在研究水的进进出出。因为水是生命的基础,对地球乃至行星系统上的所有生命都非常重要。但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纳米管水的实验,这次的研究可以说是开纳米管水研究先河。由于纳米层次的小尺度结构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纳米管水的研究引起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还有材料学家的极大兴趣。
想一想,在北半球的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甚至北极圈内等地方,冬天的寒冷足以让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很多生物难以抵御。可是,你想过没有,生活在这些地方的植物是如何度过严冬,在第二年又生机勃勃的呢?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保持须根不被冻伤。那么,植物具有什么样的本领,才能使得这些看似羸弱的须根经受如此的考验?是不是须根的结构也呈纳米结构呢?希望科学家能够给我们揭开这一奥秘。当然,须根中所包含的水不是纯净水而是电解质溶液,这一点也能帮助植物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还有来自大洋中的暖流也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另外,在自然地质结构中,很多奇妙的景观都是由于毛细管现象在地质演化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溶洞、钟乳石的形成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这种纳米管水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尺度决定大景观,看来自然中的细微之处自有神奇。
(选自《知识文库》2007年第3期)
18.请用简洁的语言给纳米管水下个定义。(不超过16个字)(2分)
纳米管水是:
19.“纳米管水有点神”中的“神”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分析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冬季北极植物“须根不被冻伤”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研究纳米管水有哪些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23~27题。(13分)
这就是底价
[美国] 达克·史翠克秋雨 编译
从前,有一个人很喜欢美术作品,那些画作使他如醉如痴,最后竟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拼命地工作,并节衣缩食,为的就是多买几幅新品种。数十年下来,从伦勃朗、毕加索到其他著名画家的作品,他是应有尽有。
他早年丧妻,仅有一子。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耳濡目染,也爱上了这行,长大后成了一名大收藏家。父亲对此感到十分自豪。收藏名画是父子俩的共同爱好,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时光流逝,这个国家突然卷入了一场战争。跟许多年轻人一样,儿子参军保家卫国去了。
一天,父亲收到一封信,信上说:“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令郎在战斗中失踪了。”他看完信,心里产生了一种不祥之感。
几个星期后,他又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简直让他肝肠寸断。信上说:“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令郎在战斗中牺牲了。”父亲不忍心继续看下去,但他还是弄清了儿子牺牲时的大致情况:当时他的儿子已经撤退到了安全地带,但发现一些受伤的战友还在战壕外,于是他出去把他们一个一个地背了进来。就在他背最后一个伤员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
儿子的死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父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过了一个月,圣诞节到了,但父亲一点心情也没有,甚至连床都懒得起,因为他实在无法想象,没有儿子的圣诞节该怎么过?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打开门,只见一个年轻人拿着个小包站在那里。
年轻人说:“先生,也许您不认识我。我就是您儿子牺牲时背着的那个伤兵。”说到这里,他的眼圈红了,仍继续说,“我不是个有钱人,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送给您,以感谢您儿子对我的救命之恩。我记得您儿子说过您爱好艺术,虽然我不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我还是为他画了幅肖像。希望您收下。”
父亲接过包裹,一层一层打开来,然后一步一步走上楼,来到画室,取下了壁炉前伦勃朗的画,然后挂上他儿子的肖像。父亲泪流满面地对年轻人说:“孩子,这是我最珍贵的收藏。对我来说,它比我家任何一件作品都值钱!”
父亲与年轻人吃了顿饭,一起过了圣诞节,然后年轻人就走了。
一年后,忧郁不乐的父亲终于去世了。
他去世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人们得知,他收藏的所有艺术品都要拍卖,大家期望着这场盛会的到来。
拍卖会于圣诞节举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馆长和私人收藏家纷纷赶来,他们急切地想在这场拍卖会上投标。拍卖会场挤满了人。拍卖师站起来说:“感谢各位光临!第一件拍卖品是我身后这幅肖像画。”
后排有人大声叫喊:“这不过是老人儿子的画像。我们跳过这个,直接进入名画拍卖吧!”
拍卖师解释道:“不行!先得拍卖完这幅画像,其它才能继续。”
这么一说,会场静下来了。拍卖师说:“起价100美元。谁愿意投标?”没人答话。
他又问:“有人愿意出50美元吗?”还是没人答话。
他继续问:“有人愿意出40美元吗?”仍然没有人吭声。
拍卖师看起来神情有些沮丧,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他问:“是不是没有人愿意对这幅画投标?”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站起来说:“先生,10美元可以吗?你瞧,10美元是我的全部家当了。我是收藏家的邻居,我认识这个孩子,我是看着他长大的。说实话,我确实很喜欢他,我想买这幅画,10美元可以吗?”
拍卖师说:“可以。10美元,一次,10美元,两次,成交!”
人群中立即爆发出一阵欢呼,人们议论纷纷:“嘿,伙计,现在终于进入正题了。”
拍卖师立即说:“感谢各位的光临!很高兴各位能来参加这个拍卖会。今天的拍卖会到此结束!”
人们似乎被激怒了:“这是什么意思?你还没拍卖其他作品呢!”
拍卖师严肃起来,说:“很抱歉,各位,拍卖会已经结束了。根据那位父亲的遗嘱,谁买了他儿子的画像,谁就拥有他所有的藏品。这就是底价!”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3.儿子的肖像对于这位父亲来说具有崇高的价值,其价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他的哪些言行中可以看出这幅肖像的价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拍卖会上的这位老人与收藏家只是邻居,而他倾全部家当买下这幅肖像,说明了什么呢?请根据你的理解发表一下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果把文章标题扩充为“这就是人生的底价”,那么,什么是人生的底价呢?请你根据这篇小说的主题,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的底价。
26.读完这篇小说后,你觉得它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某一方面略作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这篇小说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8. 也许你攀登过“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也许你游玩过那秀丽甲天下的漓江水,也许你曾到过风景迥异的异国他乡;也许你注意过城市的天际线,也许你见过田园牧歌的“世外桃源”,也许你沉醉于书本中的美丽风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风景呢?
请以“我最钟情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内容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淮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