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均平 谭春辉
摘要: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三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重要性的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薄弱,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少,因此学术界还需要加强此领域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C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066-06
自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以来,人们对创新的认识也大大扩张和深化,“创新”这个概念迅速地向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人类活动领域渗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也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与探索,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
一、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研究
国外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涉及这一领域,但研究成果并不多。Dogan Mattei&PahreR0bert;于1990年发表了《社会科学中的声誉与退化:作为团队运动的创新》(Reputation and Obsolescencc in the Socisl Sciences:Innovation as a Team Sport)一文。文中强调,社会科学的创新更多地来源于团队,或合作努力的结果。同年,Mattei Dogen&Robert; Phare出版了《创造性边界: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创新》(Creative Marginality:Innovation at Intersection of Social Science)一书,作者认为,创新起源于每个社会科学原理的边界处,起源于研究人员集中研究而忽略的领域。边界处的概念、理论、方法、观点的交叉,不能与跨学科研究相混淆。为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各国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政策。例如,澳大利亚于2001年成立了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就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创新体系提供资助,并制定了“战略研究规划2005-2007”,以促进该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创新发展;英国于2002年成立了AIM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并在2004年召开了“社会科学周:创新的视角”会议,对英国社会科学创新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英国民众的社会科学创新已成为国家的最大财富,并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增长;欧洲科学基金会(ESF)为了促进欧洲的社会科学创新,也出台了“ESF战略规划2006-2010”、“ESF欧洲研究框架”等。
自从江泽民同志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以后,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内涵,代表性的见解有:陈永胜等认为,社会科学创新是由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运用新思想、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社会现象包括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独特的具有超越性质的理性加工,并将这种理性加工成果成功转化为社会财富的科学探索活动。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创新既是一个独创性的理性加工过程,也是一个将理性加工成果成功地变为社会财富的转化过程。包心鉴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的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包含着丰富的内涵:(1)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践,对前人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创造性丰富和发展,作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的新的阐释和说明,其中包括修正某些不完善的观点,摒弃某些陈旧的观点,创造适应新情况的观点,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深入地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回答新的实际问题,探索新的发展规律。(3)根据社会实践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假说,并不断地开辟将理论假说变成社会实践的道路。(4)积极吸纳自然科学以及其他一切科学门类的丰富营养,深入借鉴世界各国的社会科学成就,真正站在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前列,以宽广的世界眼界实现传统社会科学从内容到形式的自我超越和突破。(5)大胆改革传统的研究方法,借鉴和吸收现代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喻新安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践,对前人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创造性丰富和发展,作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的新的阐释和说明,其中包括修正某些不完善的观点,扬弃某些陈旧的观点,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观点;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深入地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回答新的实际问题,探索新的发展规律;三是根据社会实践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假说,并科学地阐述将理论假说变为社会实践的道理;四是积极吸纳自然科学以及其他一切学科门类的丰富营养,深入借鉴世界各国的社会科学成就,站在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前列,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实现传统社会科学从内容到形式的自我超越和突破;五是大胆改革传统的研究方法,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胡凯和阳太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是对客观世界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揭示,是一种独立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是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运用新思想、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社会现象包括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独特的具有超越性质的理性加工,并将这种理性加工成果成功转化为社会财富的科学探索活动。周永华指出,社会科学创新包括理论观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对象创新。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形式,比较典型的观点有:曾骅认为,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一般有五种形式。其一,言前人所未言,并言之有理。其二,根据发展了的社会实践,体现新的时代的要求,对前人已说过的基本观点、理论进行创造性丰富和发展。其三,清除旁人附加给原有理论的错误,恢复理论本来的面目。其四,前人提出的某些理论,由于各种原因,被遗忘了、掩埋了、淡化了,根据时代的需要,把它重新凸现出来,使其重放光芒。其五,以上四种形式的创新是社会科学理论在其内容上的深化和伸展。纪宝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形式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全新理论、全新观念的提出。第二,对原有命题、原有观点的拓展和发展。第三,赋予原有命题新的内涵,即对原有命题进行新的解读,或者丰富其内容,或者发现其新含义。第四,对原有的成果进行新的组合,赋予其新形式、新风格。第五,重新提出原已沉寂的命题加以阐释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陈先达指出,尽管哲学社会科学中
包括各种学科,各有特点,但总的说来,它更为突出的是在综合创新、继承中的创新,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判断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创新,不在于所谓第一原理的提出,而在于是否立足现实,能否解决现实问题并根据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
关于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因素,目前已取得的成果有:张曙光认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迫切地需要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思想理论,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则显得严重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妨碍了我们思想理论的创新?思想理论界要实现真正的繁荣和创新,至少有四个问题必须给予正视并加以解决。首先,体制的问题。其次,观念的问题。再次,理论工作者的精神状态问题。最后,学科方面的问题。林崇德指出,创新作为研究者个体的心理活动,他的知识经验、专业特长、创新意识、人格特点等都可能影响其学术创新能力或成果的原创程度。此外,还有社会因素,例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制度保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创新的社会激励机制等,也会有所影响。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要素及条件,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有:耿新建和张志强指出,社会科学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社会科学系统结构的创新,创新在社会科学系统结构上的实现条件是:(1)系统结构要素的特征表现为研究对象上立足社会,研究群体建立流动管理体制,研究课题高起点。(2)系统结构的功能目标定位于发展新服务,建立新学科,开发新观念,形成新评价。(3)系统结构的互动关系。包括理论的互动,理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理论与社会的互动,理论与历史的互动。喻新安认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为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研究,社会科学的领导机关和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应在实践中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现实与未来、风险与机遇、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纪宝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条件,从宏观上讲,除了各级党委、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导,加大支持的力度,并和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环境之外,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从微观上讲,最主要的是人文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个人品质,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使命感,要有为祖国富强、为民族复兴勇于担纲的献身精神和拼搏精神;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要有严谨勤奋的学风,注重学术积累,厚积薄发;要有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要善于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郑功成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妥善处理如下几个关系:第一,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第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三,利益诉求与学术良知的关系。刘梅认为,增强实践意识,坚持实践标准,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前提。同时,还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要建立适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2)要大力提倡和组织跨学科的研究。(3)要合理地开发和配置研究资源,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李鹏程认为,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一个方面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旗帜,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办成我党我国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各个项目之中,以马克思主义统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规律及特点,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王生铁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紧密结合中国正发生的深刻变化,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的新动向,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世界格局的调整和风云变幻中,吸取创新理论的丰厚资源和强大动力,以深刻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大胆探索,着眼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开拓理论新境界,多出精品力作,以丰硕的学术成果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张志强指出,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是其本质特征;以超越社会现实为前提,重建对文化资源的使用模式是其重要特征;以新技术为依托开发公共领域是其时代特征。社会科学创新的目标选择是:优化配置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提高社会科学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理顺创新主体的系统结构,建立适宜的创新运行机制。张晓敏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以独特方式对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等进行超越性的理性加工,从而揭示和预见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探索活动,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原创性或独创性,二是超越性。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对策,学术界也是仁者见仁,各抒己见。陈兴华认为有二:(1)社会科学创新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必须掌握社会科学创新的方法和技巧。(2)社会科学创新需要社会的宽容和支持。李仲华指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一要克服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切实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二要克服社会科学研究部门自身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和水平。桑玉成认为,应努力营造社会科学创新的体制环境,包括: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成果导向的管理体制。丁烈云指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一是要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凝炼培育学科发展方向,二是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实现社会科学技术化,三是要搭建人文社科研究平台,组建人文社科创新基地,四是要以解释解决问题为目标,促进科研成果社会化。纪宝成认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有严谨学风和协作精神,同时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研究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研究,目前国外的研究成果几近空白,国内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十分丰富。罗国杰认为,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在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吴树青对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应注意的重点进行了探讨,第一,要自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第二,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袁振国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动力,而且是科学技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必要条件。他还指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思路是:其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其三,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其四,重视跨学科研究;其五,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其六,加强数据库建设;
其七,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其八,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其九,改进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欧阳康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包含着科学的批判能力、透彻的反思能力、深刻的诊释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合理的建构能力、超前的预见能力、有效的规划能力、自觉的调控能力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自觉地更新观念,拓展视野,转换视角,创制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质是要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陶清则对造成哲学社会科学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第二,迷信书本,闭门造车;第三,追逐时尚,缺乏批判意识。以上三点,主要是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原因而言的。实际上,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至于自主创新意识淡薄。还与制度——如教育制度和考试、录用制度,以及体制——如科研管理、评价、奖励等因素有关,而且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战略创新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目前创新能力评价,主要集中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并未有专门的论述,因此,直接的研究成果非常少。但可以从一些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相近或有关概念的评价研究看出端倪,例如科研成果的“研究质量”、“创新程度”等。
B.Lehaney和S.Clarke认为,判断社会科学成果质量的内在准则应考虑以下十个因素:研究领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与方法、文献综述、数据的呈现、数据质量、描述与推断、分析与总结、目的与贡献、文本表达。澳洲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科研评价与政策项目组(Research Evaluation and PolicyProject,REPP)认为,社会科学研究质量评价,主要是研究工作本身的科学性、创新性、研究的难度、水平,反映的是研究本身的内在尺度。而该研究机构的成员C.Donovan和L.Butler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指标分为标准文献计量指标(规定范围内的学术出版物数量、篇均被引率、用影响因子加权的期刊论文数)、非标准文献计量指标(总被引率、用出版商或期刊声誉加权的出版物数量、论文浏览与下载数量)、文献计量以外的其他指标(荣誉和奖励、学术团体成员、学术团体职务、参加学术会议、杂志编委、访问学者)三类,并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论文浏览与下载次数不能视为对研究质量的有效测度,学术荣誉指标不能单独作为对研究质量的有效测度,但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背景信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物理学家J.E.Hirsch教授利用论文数量和论文的被引频次设计了一项评价科学家个人业绩的指标,该指标被命名为“h指数”。h指数的含义是指一个科学家发表了h篇被引频次不少于h次的论文。举例来说,一个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15,则表示该科研人员至少发表了15篇被引频次在15次以上的论文。因此,h指数可以间接表征科研成果质量高低、创新程度的大小。
杨家栋和秦兴方对“创新力度”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唯一性、新颖度、链引著者群、互引比率等指标来衡量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内容的创新力度。贺培育认为,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学术成果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其创新的程度,因此权威部门对学术创新应当拿出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学术成果的认定、社会科学评奖、评职称、评各类专家等,都要用创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和确定。周祥森在学术创新是学术价值的核心内容这一认识的前提下,将创新标准细分为六个方面:(1)选题方面有创新;(2)开拓材料范围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扩大认识对象的范围;(3)修正前人错误的或不完全正确、不全面的认识;(4)提出与科学发展阶段同步的新的见解;(5)技术手段、研究方法有创新;(6)革新著述方式。袁红英认为,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必须把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体现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方面。肖秋惠和邱均平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道路,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和管理理念,学会从“用户”角度发现和研究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社会效益为主要依据。蔡曙山认为,代表性学术成果就是能够反映学者在该学科领域中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成果,其显著特征是创新性。在科学评价中,包括在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评价中,提倡和推崇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利于抵制学术的赝品和劣质品,鼓励出精品。胡敏中和宋淑英认为,学术创新可以通过多方面表现出来,如文摘率、引用率、发行量、图书馆的借阅量等。邱均平、朱少强和刘永主张以科研人员的最优成果来代表和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引导科研人员更多地追求学术质量,多出精品,防止学术浮躁。邱均平和吴建华对美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美国十分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能否真正地改造社会并为人们带来福利,其标准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理论价值、伦理道德、环境价值、审美价值。
四、小结
国内外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国外更多地称之为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与重要性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也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还显得非常薄弱,相关研究成果非常稀缺,学术界还需要加强此领域的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