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

2008-03-05 23:52蒋美琼
中学生物学 2008年1期
关键词:胰液肠液消化酶

蒋美琼 杨 义

1唾液

唾液近于中性,pH为6.6~7.1,成人每日分泌的唾液约为1~1.5 L,其中约有99.4%是水,其余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少量的无机物(K+、Na+、Ca2+)等。

唾液的清洁作用:唾液在口腔里经常流动,可以起到机械清洗作用,足以减少口腔内的污物和致病因子,保持牙齿和口腔的清洁,有利于防病。医学文献记载,凡唾液分泌量大的人,其患龋率较低,而很多患龋率高的人,则常有唾液分泌量过低的现象。

唾液的防御能力:唾液的酸碱度和含钙量的变化,既可影响牙周疾病的防御力(因牙周的炎性细菌适于在碱性溶液中滋生;而含钙量高,则能促成牙结石的沉积,从而增强了对牙周疾病的刺激作用),也可影响龋病的防御力(因酸度增强,使龋病因素更趋优势,导致牙齿脱矿加重;而含钙量高,则又可促进牙齿脱矿区的再矿化)。

唾液的抗菌作用:口腔经常存在着大量细菌,但口腔内的伤口很少有感染。唾液不仅含有溶菌酶的物质,能阻抑空气或水中的多种细菌的生长,而且也含有其他抗菌因子,如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能阻止细菌的附着,抑制其生长,甚至也有杀灭细菌的作用。

此外,唾液含有淀粉酶,有助于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唾液具有润滑作用,便于吞咽食物;唾液能帮助口腔软组织受伤区域的血液凝结,增加受伤区域的小血管的渗透能力,吸引白血球至受伤区,促进伤口愈合等。

2胃液

胃液是胃腺各种细胞分泌的混合物。幽门部的胃腺由黏液细胞组成,能分泌碱性黏液,其中不含消化酶。胃底和胃体部又称泌酸腺区,其面积占全胃的2/3或4/5,此区胃腺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主要分泌盐酸,还能产生“内因子”——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一种物质;颈黏液细胞,能分泌黏液。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值约为0.9~1.5。正常成人每日胃液分泌量约1.5~2.5 L。

胃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胃酸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为游离酸;另一种为结合酸,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质。二者的浓度合称为总酸度,其中游离酸占绝大部分。胃酸的作用有:①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性环境;②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③胃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胃酸产生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吸收物质。若胃酸分泌过少,会引起消化不良。

胃蛋白酶:胃腺主细胞分泌入胃腔的胃蛋白酶原是无活性的,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对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它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键上,其主要分解产物是胨,产生多肽或氨基酸较少。但胃蛋白酶必须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作用,其最适pH为2.0,随着pH的增高,其活性降低或者失去活性。

黏液:胃内的黏液是由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胃底泌酸腺以及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的黏液细胞,其主要成份为糖蛋白。黏液覆盖于胃黏膜的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的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有的学者还认为胃黏膜表面的黏液细胞既分泌很稠的黏液覆盖于黏膜上,又能分泌HCO3-,黏液和HCO3-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此屏障可保护黏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物质损伤。

内因子:在人体,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与食入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与回肠黏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

3胰液

胰液是胰腺的外分泌物,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及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的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约为7.8~8.4。成人每日分泌1~2 L胰液。

胰液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无机成份中最重要的是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其浓度随胰液分泌率增加而增加。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为7~8)。此外,胰液中还有C1-,Na+、K+、少量的Ca2+和微量的M2+、Zn2+等。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消化3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它们是由腺泡细胞分泌的,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具有活性,胰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胰蛋白酶原被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成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酸和胰蛋白酶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糜蛋白酶原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二者共同作用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糜蛋白酶还有较强的凝乳作用。临床和实验都证明,当胰液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然不能完全消化,因而也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脂肪吸收的障碍,还可以使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受到影响。胰液缺乏时,糖类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

4胆汁

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 000 mL。胆汁的颜色由所含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由肝脏直接分泌的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桔棕色,而在胆囊贮存过的胆囊胆汁则因浓缩而颜色变深。肝胆汁呈弱碱性(pH为7.4),胆囊胆汁因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为6.8)。

胆汁除水份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等成份。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主要为胆红素,其氧化物为胆绿素。胆汁中的胆盐为肝脏所分泌的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而成的钠盐或钾盐。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的作用。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均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从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可与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5小肠液

小肠液是由小肠黏膜中的小肠腺所分泌。呈弱碱性,pH约为7.6。成人每日分泌量约1~3 L。小肠液边分泌边吸收,这种液体的交流为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提供了媒介。

小肠液中除水和电解质外,还含有黏液、免疫蛋白、肠激酶和小肠淀粉酶。过去认为小肠液中还含有其他各种消化酶。现资料证明,其他各种消化酶并非小肠腺的分泌物,而是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它们是分解多肽为氨基酸的几种肽酶以及分解双糖为单糖的几种单糖酶。当营养物质被吸收入上皮细胞内以后,这些消化酶继续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随着绒毛顶端的上皮细胞脱落,这些消化酶则进入小肠液中。

小肠液的作用主要有2个方面:①消化食物,即肠激酶和肠淀粉酶的作用;②保护作用,即弱碱性的黏液能保护肠黏膜免受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侵蚀以及免疫蛋白能抵抗进入肠腔的有害抗原。

猜你喜欢
胰液肠液消化酶
采用磁共振2D-MRCP电影成像无创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胰液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的应用
洞庭青鲫肠道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三角帆蚌肠道消化酶活力研究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生长猪空肠液中主要消化酶活性与饲粮养分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胆汁胰液混合液溶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外实验研究
模拟鸭肠液中消化酶的批次来源与活性贡献对饲料原料消化能力的影响
单纯胰液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