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另类校长的两次下跪

2008-02-21 05:53
八小时以外 2008年2期
关键词:赠书弟子规国学

万 卿

稳重、彬彬有礼,谈起国学滔滔不绝。这就是记者对张森的第一印象。

第一跪:

校长跪在小学生面前

32岁的张森是郑州晋唐书画学校校长,自费推广国学多年,2007年6月,张森将自己用毛笔小楷抄写的《弟子规》自费印刷了10万本,计划捐赠给郑州市内大中小学生,作为学生自律和书法选修课用书。

《弟子规》是清朝人李毓秀依据孔子教诲编写的生活规范,张森给学生们赠送《弟子规》,意在把国学的学习氛围推向一个新的热度。《弟子规》印刷完毕,他就向郑州市纬五路一小赠了4800册,给纬五路二小赠送了2600册。但他一直不事张扬,他真正走进公众视野,是从他给小学生下跪开始。

2007年6月23日,张森到郑州市黄河路三小赠送《弟子规》。

赠书仪式上,张森面对2000余名学生和家长,决定先摸一摸大家的国学“底子”。他首先向小学生们提出了3个问题:什么叫“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是什么意思?“汉”字是如何来的?

张森的问题一出,台下先是短暂的宁静,接着开始交头接耳。为活跃气氛,张森顺手从怀里掏出100元钱,高高举起,悬赏问答:“不管哪位同学,只要能回答一个问题,就当场奖励100元。”

第一个问题,没有人回答。

“第二个问题,‘乌鸦反哺是什么意思?”张森把手中的钞票又晃了晃。

这时,有一个小女孩从人群中站了起来,她走向主席台说:“老乌鸦辛辛苦苦养育大了小乌鸦之后,自己也老了、病了,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了。小乌鸦就叼来食物,喂养老乌鸦。意思是,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小女孩的回答让张森很满意也很兴奋,他当场将100元奖金塞到了小女孩的手里。

轮到第三个问题时,又出现了冷场。张森明白,也许是这个问题太难了,他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查查资料翻翻书。其实,张森那天去学校时,身上特意装了3000元钱,只要孩子们能踊跃回答问题,他就准备把这些钱发完,但意外的冷场让他只好停止了“有奖问答”。

张森“有奖问答”的初衷也不仅仅是活跃气氛,他是想用这些问题引出“孝老尊师”的话题,进而引出优秀的中华文化,引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但是,问题一出,他的心就沉重起来,刺痛起来,就像千万枚钢针在不停地刺扎着他的心肺。

张森热血上涌,他脱口而出:“同学们,我求你们好好学习《弟子规》,我今天要给你们行一个传统大礼,希望你们从孝亲尊师开始,好好学习做人。”紧接着,张森双手捧起一摞《弟子规》,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将书举过头顶说:“我求求你们了,好好学学《弟子规》吧!孩子们,来领书吧!”

天上飘落着零零星星的小雨,露天讲台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水坑,2000多名同学老师家长被张森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目瞪口呆。

双膝跪地的张森脑子一片空白,他什么也没有想,更没有任何豪言壮语。

郑州黄河路三小校长张进忙跑上主席台,试图把张森搀起来,却被张森一口拒绝:“我下跪,不是跪人,而是表示对国学的尊重。您别拉了,只当成全我推广国学经典的一片心意。”

两分钟后,有孩子开始往讲台上走去,他们默默地从张森手里接过《弟子规》,又默默地走下台去。这时,校长张进提醒道:“孩子们,快给张森校长鞠躬!”

于是,孩子们每从张森手中接过一本《弟子规》,就给他深鞠一躬。

一个小女孩流着泪对张森说:“张校长,您站起来吧,我一定好好学习《弟子规》。”

鞠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张森当时想:“我这一跪,值了!”

张森坚持跪着把2000本《弟子规》发完,整个过程足有20分钟,但对张森来说,他早没了时间概念。

争议:

下跪的“前世今生”

然而,让张森始料不及的是,他在郑州市黄河路三小下跪的第二天,郑州的一些媒体就不约而同地发布了消息,紧接着,“校长下跪”的新闻开始在网络上蔓延。对他的做法,虽然有赞扬的声音,但也遭到不少网友的质疑甚至谩骂。

张森为何如此推崇国学,乃至痴迷到不惜为之下跪?这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张森是地地道道的郑州人,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足的家庭。他天资聪颖,5岁那年就开始习书学画,接触诗词。7岁时,张森拜著名画家唐玉润为师,由于他聪明勤奋,唐玉润带着他认识了不少名师。正是这些名师的熏陶,他背诵了不少诗词经典,并喜欢上了博大精深的国学,尤其对《弟子规》,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1999年,年仅24岁的张森创办了晋唐书画学校。

当时,张森看到攀比之风在学生中蔓延,他们比吃、比穿、比谁的父母更有权有钱,而且在家像“小皇帝”一样,不听父母的话,甚至不尊重父母。

“由自我,到自私,到自利,到自残,最后到自杀。”张森说,人一旦“自”字当头,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张森说:“这些年来,为了利益,孩子和父母对簿公堂、甚至父子大打出手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关键是孩子们没有感恩的心,只有推广《弟子规》,让人们树立感恩观念,才会实现自我和谐、家庭和谐,进而达到社会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另外,由于近年来国学少有人提及,而一些外来文化以及近利文化“抢滩”国人思想,真正的国学一度沉落。

于是,张森想到在学校推广《弟子规》。

在张森看来,《弟子规》里有做人的道理,教人要感恩父母,只有让孩子们知道感恩,就不会自私了,就会听父母的话了。《弟子规》在他的晋唐书画学校推行后,张森明显感觉到学生们变得懂礼貌了。让他兴奋的是,《弟子规》推行第4天,一位学生家长给他打电话,哭着说以前总是管不好孩子,现在孩子听话了,还会给父母倒水。

可以说,张森给郑州市中小学捐赠《弟子规》,迈出了他公开推广《弟子规》的第一步。

张森捐赠《弟子规》,不是为名为利。他在给学校、企业捐赠《弟子规》的过程中,没喝人家一口水,没吃人家一顿饭,没收人家一分钱,更不通知新闻媒体。后来的报道,都是受赠单位向媒体“走漏了风声”。

张森一再强调,他不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也不提倡复古,但《弟子规》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些亘古不变的真理要坚守,比如孝道。

出乎张森意料的是,张森为推广国学而下跪的新闻经媒体报道后,网上的骂声与赞扬声几乎对半,张森为此沮丧了好几天。

不过,仔细想想,为国学下跪没错,只是造成的误解很多。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之所以引来质疑,是自己下跪的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自己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不明真相者把一些想法强加到了自己的头上,自己没有发言权。

张森说:“现在很多国人都认识到了国学的好处,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我对国学下跪,是我要推广国学的决心和诚心。”

他认为:如果我的一跪能触动一个人的心灵,即使有千万人骂,就让他们骂吧。如果有必要,还要跪!

反思之后,张森开始“预谋”第二次下跪,并打算将下跪的对象选择为问题少年。

张森觉得,问题少年很多都是聪明人,只不过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他们的人生之路还长,由于幼稚和无知或一时冲动犯了错。治病要先找病根,如果能从此入手,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走正道,走人道,或者能够呼吁更多的好心人伸手解决他们的就业生存问题,让他们有路走。如果这两个目标能实现,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能够用我们的圣贤智慧把问题少年教好,还有什么人不可教化呢?

第二跪:

校长跪给了少年犯

张森“预谋”第二次下跪,是理性思考之后的选择。

有了“预谋”,张森就开始寻找赠书下跪对象,在媒体的帮助下,他找到了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称少管所),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惊人之举,感动这些失足少年,使之重新走上正途。

2007年11月22日,张森和郑州某装饰公司总经理古景春女士携带2500本《弟子规》和100箱方便面,一同来到郑州少管所。

上午9时,援教活动在郑州少管所礼堂举行。200多名剃着光头、身着统一蓝色囚服的少年犯安安静静地等待《弟子规》赠书仪式开始。张森看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喉头发堵。这是他所有演讲中最糟糕的一次,思绪混乱,语无伦次,声音颤抖,他只讲了几分钟就讲不下去了。

“我头一次来监狱,看见你们,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可是……”坐在主席台上的张森声音有些哽咽。

张森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希望我怪异的举动能给你们带来一丝自信。”

说着,张森绕过主席台前的桌子,恭恭敬敬地站在少年犯面前,“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正在人们惊讶得不知所措时,张森又“咚咚咚”地磕了仨响头。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直到200名问题少年从张森这一跪的惊呆中缓过神来,都深深地感动了,一些孩子当场哭出了声。在场的管教人员见状,欲上前将他扶起来。张森缓慢地站起时,脸上挂着泪花。

接下来,是赠书仪式,古景春女士协助张森赠书。孩子们默默地走到古景春女士面前,先深深地鞠上一躬,再用双手接过《弟子规》,嘴里说着“谢谢阿姨”。孩子们每鞠一躬,古景春女士也鞠一躬,古景春女士一共向上前领书的问题少年鞠躬200次,而且每次都是弯腰90度,而接受赠书的孩子,许多人是抹着泪离开的。

古景春对孩子们说:“看着你们稚气未脱的面孔,我心里特别难受,希望你们好好改造,早日出去,你们亲人在家等着你们。出去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们联系,我发誓,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助你们。”

“我求大家啦!不能再走这条路。”古景春再次向这些少年鞠躬,台下的孩子们早已哭声一片。

一些记者拥向张森和古景春,张森说:“我希望这些孩子能得到尊重。以前我曾经说过今后不跪了,但是今天面对这些犯错的孩子,我是有意为之。我给这些少年下跪,是希望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关心,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在这里服刑的小张说:“张森校长对我们这些犯错的人下跪,是对亲情的至诚表达,是诚心诚意想帮助我们,是真男人。”

小李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从小就是个捣蛋鬼,两年前因抢劫被判了3年刑。张森跪下的一刹那他就愣住了,他说:“我从小到大,从没有受到过这样的礼遇,我好感动,我看到好多人流泪了,自己也控制不住眼泪汪汪的。”

“跪君跪师跪父母,是中国至尊的礼数,张森向孩子们下跪,不仅令孩子惶恐,也令我们管教民警惊异,以后,我们会更多地从人性出发,关爱这些问题少年。”现场一位民警告诉媒体记者。

赠书活动结束,张森和古景春乘坐的车辆驶出少管所时,张森的情绪还没有调整过来。车到路口,张森再也忍不住了,把头抵在车座靠背上抽噎起来,怎么劝也没用。古景春见状,招呼司机停车,让张森痛痛快快哭了一场。张森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他哭一阵,古景春递给他一张纸巾,等张森的情绪缓过来时,古景春女士发现张森用了整整一盒纸巾。

心声:

我愿意不断跪下去

两次下跪,张森都是情之所至,张森说:“看见台下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和他们身上的囚服,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别说下跪,让我怎么着都行!”

但是,对于张森的两次下跪,社会上还是褒贬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到了消失的边缘,为了拯救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张森不惜以下跪这种非常方式打动他人,让人敬佩和感动。《弟子规》代表了传统道德的精髓,应该跪,张森是对传统文化的跪拜。同时,张森也是对读书者的跪拜,传统教育中培养“诚敬心”是前提,在学子面前,师长对教育的诚信与恭敬是最好的身教。大庭广众,天上地下之间,校长之跪合乎天地人和之道,有振聋发聩之功效,给功利社会敲警钟,给学子树明灯,不仅要为张森鼓掌,而且还应该为他喝彩,作为传统文化的鼓吹者,张森的仁勇精神如果没有持久的毅力,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没有发自内心的融合是跪不下去的,不管其中是否存在商业炒作的因素,都令人钦佩。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张森的做法和动机。

张森说:“我下跪不是以一个校长、老师的身份,是代表社会关爱、期待孩子们学好国学的爱心人士给孩子们下跪,请求他们学好国学,正正道道做人。我下跪是因为我第一次见到这些孩子,我和他们以前没有交往,只希望借助下跪表达我的诚意。如果太熟悉了,我就没必要给他们下跪,比如我们学校的师生,我就没有给他们下跪过。只要推广国学需要,我愿意这样不断跪下去。”

“现场都有人被我下跪感动哭了,你能说我下跪没有效果吗?”

张森不回避下跪有炒作成分,他坦诚表示,如果能将《弟子规》炒热,能把国学炒热,炒作一下又有什么呢?

张森说:“质疑我的人,他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干净、美好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不干净的心。我希望他们多读些书来提高自己,不要不了解问题就张嘴骂人。跪,有两层意思:一是尊敬,二是屈辱。尊的是天地大道、古圣先贤智慧,祖国复兴的希望。我们关爱犯错的孩子,何错之有?”

现在,张森正在实施一个“贡天工程”,意思是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天下。

这次走进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赠书,只是“贡天工程”分支“清源工程”的一部分,下一步,他准备走遍河南省各个监狱,将《弟子规》捐赠到每一位服刑人员手中。

取名“清源工程”,取义于“正本清源”,意思是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张森说:“如果犯人都能被《弟子规》感化,从而重新做人,那还会有《弟子规》教化不了的人吗?!”

张森说,他愿意从各个方面关心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不仅限于精神上的感化,如果有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找不到工作,他愿意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他们谋一份工作。

目前,张森已经修改了免费赠书10万册的计划,张森和古景春自掏腰包60万元,印刷了30万册《弟子规》免费赠送,而且会在每次赠书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为获赠者提供一些帮助。迄今,两人已经花去80万元,但他们并不后悔。

(作者声明:未经作者同意,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网摘等)

猜你喜欢
赠书弟子规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弟子规
严肃 热烈 履责 收获
弟子规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
互动坊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