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台湾选民更关心经济
台湾“总统”陈水扁在上周六(1月12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惨败,这一失败也是应该的。他一直试图让台湾更大程度地独立于中同大陆,并将此作为岛内政治的重点。
在此次经过重组席位减半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KNT)以压倒性的多数胜出,台湾选民以此表明,相对于陈水扁推动独立的言论,他们更关心台湾经济和岛内事务。
台湾此次“立委”选举的结果是,国民党获得的席位是陈水扁领导的民进党(DPP)的三倍,这一结果将让北京和华盛顿方面感到宽慰。中美两国都认为,陈水扁的言论是危险的挑衅行为,因为这加大了台海两岸爆发冲突的风险。
国民党在此次“立委”选举中的胜利,提高了该党候选人马英九在3月22日举行的台湾“总统”大选中获胜的几率。甚至连具有台独倾向的民进党,如今在对待两岸关系上也将采取更为节制的态度。民进党“总统”候选人是立场温和的谢长廷。上周末,陈水扁承认失败,并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
投资者现在可以期待,台湾将放宽海峡两岸贸易和投资限制,这应会对本已依赖两岸间商业往来的台湾经济起到刺激作用。
但是,也不应高估国民党的胜利。根据新的选举制度,“立委”席位的分配夸大了国民党的表现——该党凭借略高于半数的选票,赢得了近四分之三的席位。陈水扁和民进党仍代表着台湾社会的强大民意,即便是对大陆持友好态度的马英九,也必须在竞选过程中留意这一点。
简而言之,此次“立委”选举的结果,不会使台湾在解决事关生存的困局方面有太大的进展。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2008年1月14日
简讯
印度总理时隔5年访华
印度总理辛格1月13日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2003年前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以来印度总理首次访华。
辛格在14日、15日分别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谈。首脑会谈涉及巴基斯坦等地区局势、能源合作、联合国改革、边境等诸问题。辛格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
■中国注销6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出口许可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1月14日介绍,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期间,质检总局对所有的玩具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登记。对3000多家生产和供应出口玩具的企业进行了清查。注销600多家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的出口许可。
■马拉维与中国建交
台湾“外交部”挽救不果,非洲国家马拉维舍弃台湾。宣布与中国建交。
台湾“外交部”1月14日发表声明,即日起中止与马拉维之外交关系,并停止一切援助计划。声明也谴责中国大陆近年来挖墙角的行为变本加厉,打压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台湾在1966年与马拉维建交,双方维持了42年的“邦交”关系。与马拉维断交后,台湾的“邦交国”只剩下23国。
■上海磁悬浮线路方案引起沿线居民争议
1月12日,上海向西延长磁悬浮线路的沿线小区部分市民聚集在人民广场,表达自己对磁悬浮通过家门口的看法。两周前,上海市规划局和环保局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公示了经过优化后的机场联络线草案和环评报告。虽然避开了一些人口集中区,并在部分市区隧道下埋,但轨道最近距民居只有30米,受影响的业主们担心,自己将会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电磁辐射环境里。
上海市向西延长磁悬浮线路的优化方案进入公示期,沿线部分群众提出反对意见。按照德国试验线路标准,磁悬浮两侧安全距离为500米。而在2007年1月24日,浦东新区周报在一个不显眼的版面位置,曾经刊出了一篇豆腐块文章,反映磁悬浮沿线居民的身体、睡眠,甚至电视都受到了磁悬浮的影响。
视点
全球进入小国时代?(下)当然,印度人也不总是为自己国家的规模感到沮丧。事实上,他们有时自夸印度将要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然而,为国大而感到自豪越来越过时了。过去,作为一个大国有繁荣和安全两大好处。一个国家大,意味着市场更大,从而拥有更多的贸易和财富。而且,一个国家大,国力会更强大,也不那么容易受到侵略。
但在现代世界,上述两大优势似乎都在缩小。
全球化打开了世界各地的市场。中国和印度变得更加繁荣,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可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而非本国市场的规模。通过贸易,小同更快地成功。新加坡和瑞士都是如此。
小不再是不安全的同义词。
在欧洲,很多小国通过加人北约组织(NATO),提高了自己的安全保障。有时,人们批评这些小国“蹭车”。比利时和卢森堡可以既小又安全,并为此得意,全靠处于强大而慷慨的山姆大叔提供的保护伞之下。
对于小国而言,加入一个集体安全组织并非必须之选。爱尔兰和瑞士都不是北约成员,而它们似乎也没有面临即将被侵略的危险。
事实是,大国已与从前的帝国不同,在本质上没有那么强的扩张主义倾向。如今,正像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遭遇一样,侵占小国会令人头痛。
随着小国的劣势逐渐消失,剩下的就只有优势了。
更重要的是,小国一般都具有更强的同质性,让他们更少地受到内乱和独裁的危害。这还意味着更高的社会信任度,北欧小国之所以在医疗和教育上投入更大,从而在人类发展指数上排名相当高,这可能是原因所在。
小国政府还能更容易地制定和实施政策(美国也许应该通过联邦制度复制这一优势)。在小而同质的国家,应该会更少地为收买不满的少数民族,在一些笼络民心的项目上浪费钱财。
宣布独立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营销伎俩。当初,波罗的海国家是苏联的一部分,谁会想到它们呢?可现在,像爱沙尼亚这样一个国家有了鲜明的国际身份,对吸引游客和投资非常有益。
考虑到这一切,新国家变得越来越多,一点也不令人奇怪。在1945年,联合国只有45个成员国。到了1968年,在非殖民化之后,联合国有了126个成员。现在,联合国所代表的国家数量为192个。当小国数量达到200时,让我们为小国时代干杯。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