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静
摘要:阐述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数学教学
1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生活中的“事物美”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现代青少年对事物的美的感受得更细腻、更深刻。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投其所好”,不失时机地把生活中的“事物美”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欣赏数学美,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培养起持久的兴趣。例如在讲“比”一节时,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包括维纳斯、体育明星、舞蹈演员和古建筑、国旗在内的一些精美图片,告诉他们这些图片之所以美,就是因为他们的形体的比都符合了“黄金比”原理,最美、最巧妙的比。于是,我适时向同学们介绍了“比”的概念,以及“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告诉同学们有关“黄金比”的知识到初中继续学习,这样教学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美”。多媒体从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场,从而创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产生强烈探究欲望,对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情境创设中教学数学的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概念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难免有一些枯燥难懂的概念。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提供形象丰富的资料,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远为近,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感知事物,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获得灵气,并在抽象概念和鲜明的表象之间建立双向联系,丰富学生思维内容,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愉快掌握知识,学习就会感到情趣盎然,难点不难,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一只会“飞”的彩蝶,这只司空见惯的花蝴蝶刚一“飞”上屏幕,就会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在进一步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并能举出许多轴对称的实例,接着通过屏幕上的轴对称三角形的演出,引导学生顺利地找出对称点和对称轴,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并拓展了知识结构,创造起良好的问题情境,进而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比较顺利地由感性向理性飞跃。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达到和谐与统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强化学生的投入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以最简捷有效的方式获取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包括基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可以省去教师在课堂板书作图上所花去的大量时间,缓解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长正方体的认识”一节的教学时,利用动画把长方体的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以及12条棱分三组,每一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的比较过程模拟出来,化虚为实,变难为易,提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从而成功地突破了这一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4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扬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有一种创新意识,必须为他们提供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机会,学生才有创新的可能,例如在讲“梯形面积计算”一节时,利用计算机把数学变成一个实验学科,将数学实验引入课堂。在进行梯形公式的推导时,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全班共得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推导方法,每推出一种,教师就用课件演示,同学们看到他们推导的公式被教师用课件证实肯定,品尝到了探索研究的乐趣,被激活的学生思维产生了强烈的创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感到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求活出新,彻底克服传统的满堂灌和注入式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轻学生精神上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形成一种兴趣,知识、能力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态势,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