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结盟问计新技术 思路太超前或遭市场说不

2008-01-14 00:51:48李默风
IT时代周刊 2008年1期
关键词:液晶面板东芝松下

李默风

夏普董事长町田胜彦认为,如果能形成新的企业联盟,日本的面板厂商就能开发出新技术、制造出新面板,家电厂商也能更容易地开发出先进的电视机,从而在竞争中胜出。但面对噩梦般的技术难题,这个结论显然有些武断

市场回暖使得液晶面板供应日益捉襟见肘,相关厂商不得不另寻出路。

2007年12月19日,多方消息证实,为了能够合作生产平板显示器,日本三大电子巨头——松下电器、佳能和日立正在积极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其中,松下、佳能将各自斥资1000亿日元(合人民币65.21亿元)入股日立全资子公司——日立显示器公司,以共同开发新的面板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OLED)。完成注资后,日立对其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仅略高于50%。与此同时,由松下、日立和东芝分别占股32%、50%和18%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企业IPS公司,松下也有意将自己的股权比例提高到50%以上。

知情人士指出,虽然松下有意强化其在液晶面板领域的实力,但此次它主要觊觎的是日立的新面板显示技术。他透露,松下、佳能注资后将促成一个OLED联盟诞生。其中,佳能除了和日立负责研发外,还要与松下一道借助旗下平板电视、数码相机等终端实现技术产业化。而日立减持IPS公司股权后,将逐渐淡出液晶面板行业,东芝也打算降低对液晶面板生产的投资。

据资料显示,新的OLED显示技术与当前主流的液晶显示方式相比,由于无需背光灯,其显示屏幕更加轻薄,可视角度更大,被认为是未来取代液晶的平板显示主角。按照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公司的预测,这种新的显示技术未来几年内将全面进入电视领域。到2013年,此类电视机的全球出货量有望从2007年的3000台增长到280万台,销售收入也会由200万美元增长到14亿美元!

行业分析人士断言,如果松下、佳能和日立达成合作,显示器面板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重组,并加剧该行业的竞争。

渴望一步到位

2007年4月后,长期萎靡不振的液晶面板产业开始复苏。以17英寸产品的国际采购价格为例,4月的采购价较当年第一季度末增加了230元左右。是时,多家平板厂商指出:“未来三年内,用于电视制造的液晶面板将会处于短缺的供应状态之中。”

事实上,平板电视,尤其是超薄型电视一直是松下和日立等日资厂商对外扩张的拳头产品之一。早在2006年1月,为了巩固作为世界等离子电视机盟主的地位,松下不惜投入1600亿日元巨资兴建了全球最大的等离子面板工厂,而东芝和佳能则宣布投资1800亿日元合作生产SED(表面传导显示)平板电视机。

SED平板电视机具有色彩鲜艳、亮度高、对比度好等优点,并可以达到液晶和等离子相同的薄型效果。东芝和佳能的意图是到2010年,SED平板电视机的产量达到300万台,拿下40英寸以上电视市场30%的份额。

然而,以上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2005年结束的时候,等离子尚能与液晶平起平坐,但2007年第一季度时,等离子15.1万台的单季产量与月产量达到百万台的液晶电视已经无法相比。为了打破液晶电视独自为大的局面,松下曾在2007年5月26日联合日立、长虹和LG等多家企业建立“等离子产业集群”(详见本刊2007年7月5日第131期《核心厂商再谋夺市策略 等离子阵营大动作建“产业集群”》)。至于东芝和佳能的SED平板电视机计划,从一开始就陷入与美国公司的专利授权纠纷之中,发展几乎停止。

哪里才是出路?在平板显示产业竞争焦点集中于产品厚度的大趋势下,OLED面板便成了以上企业的救命“稻草”。

iSuppli公司分析师Riddhi Patel指出,目前全球顶级平板电视厂商纷纷把重点放在超大尺寸电视上(主要是等离子),但只有零星几家可以盈利。而拥挤在中小尺寸电视(主要是液晶)市场的绝大部分企业,由于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亦是连年下降。在面板危机面前,谁能掌握新的显示技术,谁就会在未来笑傲市场。

眼下,被称为第三代显示技术OLED的产品虽然已经实现量产,但其应用几乎全部局限于摄影机、手机和游戏机等小屏幕产品,电视机领域除了2007年12月索尼、三星先后推出的11英寸和40英寸样品外,何时量产还很难预测。Riddhi Patel认为,新技术在某些应用方面的空白给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松下等日资企业不愿固守液晶技术,显然有一步到位的意味。

合作是各取所需

日本国内观点认为,松下、佳能、日立的伙伴关系以及松下提高在IPS公司中的股权之举是各取所需。通过以上运作,松下有望拓展其在液晶和OLED面板市场的份额;佳能则可以借此保证其数码相机和可携式摄像机所需的小型OLED屏幕的供应;而日立将不再单独承担高昂的平板显示器生产成本。

“近几年来,松下和日立在平板市场上的努力是业界有目共睹的,但收效却并不明显。”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2004年11月1日,日立、松下与东芝宣布共同投资1100亿日元成立专用于23~32英寸电视的液晶面板公司IPS。2006年5月底,松下和日立首次联合对该合资公司注资7.1亿美元以应对市场的强劲需求。到了2007年9月下旬,它们再次联合东芝对IPS公司追加90亿日元投资,把液晶面板产量从500万片增加至600万片。与此同时,日立在2005年末的时候也表示扩大在全球高清晰面板市场的份额,使等离子面板在2008年之前占到44%左右的份额。但它的新厂计划却在2007年2月的时候迫于产品价格压力而流产。同年5月,它转而与同病相怜的松下合作。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松下自当年起向日立供应103英寸等离子面板,日立则将从下一财年开始向松下供应85英寸等离子面板。

但来自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 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 2007年全球平板显示屏销售收入将从2006年的909亿美元增长到1019亿美元(包括7亿美元OLED显示屏销售收入),与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相同企业业绩的蒸蒸日上相比,日本企业已显淡出迹象。报告以液晶领域为例,称台湾的友达、奇美,韩国的三星电子、LPL(LG和飞利浦合资企业)一放缓生产脚步,就让全球市场供需吃紧,每年以40%的速率下跌的面板价格开始反弹。而日本企业在液晶行业,目前只有夏普一家还相对比较活跃,但其80%以上的面板却只供自家需要,彻底把掌控市场价格的机会让给了台湾和韩国的竞争对手。

至于佳能,2006年6月,它就决定未来公司生产的所有数码相机和打印机都配备OLED面板,并争取尽快在该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屏幕面板生产厂商。但是由于数码相框、手机以及GPS设备市场的成长,中小尺寸面板的争夺日益激烈。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佳能自信2008年不会出现断货,但为了以防万一,它必须找到一条更加稳妥的发展路线。此外,在与东芝投资17亿美元的SED电视机计划受阻后,不排除它会加入OLED阵营。

2007年12月19日,针对松下、日立和佳能三家企业的合作消息,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会长、夏普董事长町田胜彦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日本能够形成新的企业联盟,日本的面板厂商就能开发出新技术、制造出新面板,家电厂商也能够更容易地开发出先进的电视机,从而在与韩国和台湾企业的竞争中胜出。

诸多难题待解

OLED将成为下一代平板显示的通用材料。关于这一点,无论是松下、日立,还是那些已经在液晶领域得势的厂商,都无一提出异议。但尽管如此,业界对这种新技术的缺点还是如数家珍,尤其是在电视应用方面。

iSuppli主管显示技术的副总裁Paul Semenza日前表示,三星虽然推出了40英寸的OLED电视机,但那还只是样品,无法量产。他说,尺寸越大的OLED电视机在切割面板的时候浪费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在等离子可以提供103英寸产品,液晶主流也从以前的30英寸转向40英寸的大背景下,新技术的劣势十分明显。受此牵制,OLED电视售价的昂贵也让人难于接受,松下生产的11英寸产品每台1700美元的售价竟与某些40英寸的液晶电视相当!

2007年12月17日,正当松下、日立等厂商为建立新关系忙碌的时候,东芝突然宣布推迟大尺寸OLED电视的上市时间。该公司发言人Keisuke Ohmori坦承,作出上述决定是因为“没有把握攻克达到量产要求的技术难题”。据其透露,东芝早于2007年4月试制了一台21英寸的OLED电视机,随后计划在2009年使30英寸产品实现量产。但问题是,这种电视的可使用时间一直难于突破“液晶产品寿命一半”的大限,而其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艺也久攻不下。

目前,松下、日立和佳能对OLED的热情,尤其是前二者对电视产品的看重令分析界人士多少有些担心。在他们看来,这些日系厂商对新技术寄予的希望太大,而以三星为代表的一些厂商的谨慎做法显然更为理智。

据了解,尽管三星推出了40英寸的OLED电视,但依然不断强化自己在液晶行业的影响力。一方面,它通过与美国同行合作来克服高清OLED面板所面临的性能和制造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对液晶业务扩产。就在2007年8月,三星扩充了位于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工厂的液晶显示器产能,使其向巴西南部和东南部市场供货的周期整整缩短15天。同年12月20日,它与索尼合资的S-LCD公司又向韩国Rorze Systems订购了总价值为147.7亿韩元的液晶面板制造设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让三星赢得了业界的好评。

猜你喜欢
液晶面板东芝松下
液晶面板搬运机械臂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
流体机械(2022年5期)2022-06-28 02:30:00
M4/3多面手新选择 松下GX9(搭配12-32mm镜头)
90MB/s旅行拍摄最佳拍档东芝极至瞬速EXCERIATMN302 SD SDHC卡体验
分布式存储系统在液晶面板制造数据仓库中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15
东芝惊爆会计丑闻 凭空捏造1518亿日元收益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38
东芝爆财务丑闻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32
郑小祥:松下笔记本为专业人士精心定制
杭城里的东芝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8:08
4K概念松下旗舰无反相机GH4
中国摄影(2014年9期)2014-09-24 22: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