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最长的马拉松 等

2007-12-29 00:00:00粒等摘编
中学生天地(A版) 2007年5期


  近一段时间来最热的一个文化现象,如你所知,就是所谓“于丹热”——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开讲“《论语》心得”,结果迅速“走红”,她的书也成了畅销书。
  正当于教授乘胜追击开讲“《庄子》心得”时,忽然有十位博士站出来联名反对她,主要的理由是说于丹把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庸俗化了,有误导大众之嫌。也有人站出来为于丹说话,称她让经典走近了大众。“至少,和传统文化疏离多年的我又重新捧起了《论语》。”很多人这么说。
  我没法评判双方的是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嘛。我想说的是,孔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老人家,实际上从没有离开我们很远,他说过的话至今仍在骨子里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比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会夸夸其谈,而行动起来要敏捷),比如“谦受益,满招损”。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两位最近被人议论的名人。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影星巩俐提交了一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提案。按说一个大明星关注环保,总该是件好事呀,可此举却引来一片非议,你说怪不怪?
  原来是人们注意到,巩俐在政协会议上呼吁环保时,身上却穿着昂贵的“皮草”——既然你说要保护环境,起码应该爱护动物,怎么还穿着用动物甚至说不定是野生动物的皮毛制成的衣服呢?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人将皮草业视为“血腥的时尚”。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奢侈欲,大批野生动物(如藏羚羊)惨遭猎杀,而那些被养殖的动物也处境悲惨。有一句名言说:“要四十头沉默的动物才能制造一件裘皮大衣……但只有一个人穿!”因此,国内外许多环保人士,包括很多名人,都不但自己坚决不穿皮草,还以各种形式来抗议虐杀小动物,宣传环保理念。
  当然,穿不穿皮草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但巩俐穿着皮草讲环保,这简直有点“敏于言而讷于行”了,怪不得会招来人们的不满和指责。“光说不练”,叫人家怎么尊敬你?
  巩俐违背了老祖宗的教诲而遭人骂,相比之下,一向以“谦谦君子”形象示人的姚明可算是孔老夫子的好学生了,可是他也有麻烦。
  这位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已经成为树立在NBA中的一面中国旗帜,虽然经历了漫长的伤病期,但人们依然期待着伤愈复出的他在今年的NBA季后赛上大有作为。那么姚明算得上是一名“伟大的球星”吗?日前,美国著名的《体育画报》记者兰·托姆森经过一番观察和探讨,得出结论:不是。而他把原因归结为“孔孟惹的祸”。
  “他总是想着自己的不足,总是在为球队的失利检讨自己”,甚至“他从来不习惯于在别人头上扣篮”。记者认为,姚明虽然已经十分出色,但他缺乏一股像迈克·乔丹那样伟大球星具有的王者之气,他应该学习奥尼尔那样让对手感到恐惧,学习本·华莱士那样一直在球场上抢篮板,学习麦蒂那样不惧怕投篮不中而勇敢地出手。总之一句话,姚明就是把孔圣人说的“谦受益,满招损”学得太好了,而这将成为“阻止他成为一位顶尖球星的巨大障碍”。
  中美两国文化存在着差异,但仔细想想,这位记者的话并不全无道理。如果过于谦虚、脸皮太薄,我们就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落在后面。
  对老祖宗的“金玉良言”,巩俐“不及”,而姚明“过”了。我们对于丹,对孔子,乃至对传统文化的教导,不能因为不屑一顾而不去做,也不能因为深信不疑而做过了头。“过犹不及”——这也是子曾经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