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教学的利与弊

2007-12-29 00:00:00张慧敏
体育教学 2007年3期


  自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在我省铺开以来,我校走在我区课改前列。在实施选项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一线体育教师,作为高一年课改备课组长,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总结,选项教学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困惑。
  
  一、选项教学的利
  
  1.促进了教师的专项化发展,实现一专多能
  选项教学是实行学生走班制。即年级内打破班级制,实施几个平行班安排在同一课时授课。实施以学生选择的体育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这种选项的基本形式,其益处主要体现在可以发挥每个体育教师的专长,因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专项,在以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的教学中,这种特长可以充分得以展示,随着教学的深入,一个模块完成之后,对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有较大的促进,同时为了适应新课程实施,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自身也会不断地学习、深入研究,有利于专项的精细化发展,更有利于积极探究选项教学的特点和科研能力,真正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
  
  2.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师是根据自己的专项进行选项教学,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选项学习,更加突出健康教育的价值,因为学生本身就喜爱这项运动,又具备一定的基础,教师只要加以诱导,学生都能成功地达到练习的要求和目的。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学习,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任务,又进一步培养了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3.立足校本的开发和探究,促进传统体育学校的形成
  一个地区一般都有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泉州是篮球之乡,而我校又是泉州市甲级联赛的第六名,学校在校生篮球普遍水平很高,选修篮球项目的同学占3/5之多,为学生有效选择学习模块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高中新课程结构性开发能否到位的关键在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强弱,所以重视体育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而培育课程研究能力应该更多地聚焦一些动态的、带有发展性、地方性、针对性和普适性的研究问题。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我校成立了一个篮球科研兴趣小组,主要成员是教篮球项目的体育教师,并吸纳了一些特长生,这样便于加强合作研究,把课堂实践中、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以开发—实践—总结—提高的循环模式,促进教学与教研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创新,形成具有传统特色的体育学校。
  
  4.加强了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1)建立专项备课组制度,实现教师专项定期教研的组织与管理。
  除正常的教研活动外,还建立以选项内容为依据的专项备课组制度,每星期定期一次,加强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牢固树立新课程观的前提下,全力改革课堂教学,以选项学习为主要特点,以自主活动和体验、探索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形成健康体魄、完善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建立现代的课堂教学体系,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新的突破口,努力实践新课改。同时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勾通与合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
  
  2)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实行选项教学以来,课堂带来最为明显的转机就是教师根本不用花时间去管理课堂纪律,学生会自觉地遵守课堂常规,每节课教师都能按时、按量完成计划中规定的目标与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能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一节课下来,学生快乐了,教师同样感觉轻松与快乐。
  
  3)制定《高中新课程学生评价记录本》,完善对学生个人档案的组织与管理。
  根据选项课的特点,我校特制定了《高中新课程学生评价记录本》,其主要内容有:1)课堂教学情况登记表;2)学生出勤情况统计表;3)课堂表现情况统计表;4)作业交缴情况统计表;5)学生平时测验成绩登记表;6)模块考试成绩登记表;7)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登记表等七大项内容。每节课都有记载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完成、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平时成绩与进步幅度及模块完成情况等,一个模块完成之后,学生签字并输入电脑,有利于对学生个人档案的组织与管理。
  
  5.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与融洽
  “和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态的(教师、学生、教材、方法);也有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情感环境)。特别是现代学生特别重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除了主观上的因素外,选项教学在客观上给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条件,创造“和谐”关系,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性、探究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选项教学的弊
  
  1.教师责任加重,工作量增加
  有人说:“课改在改教师,不是改学生”,这句话不是全无道理,从选修这一块来讲,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1)了解学校情况,制定表格(包括教师、学生、场地器材情况);2)制定选项表,进行选项;3)选修课人数统计表;4)组编教学班;5)选项教学具体操作程序;6)选修课工作计划;7)设计模块教学计划;8)学分认定和管理。除了以上这些,具体实施还存在很多的困难与阻碍。一个模块才18节课,同样的工作一学期就得做二次,加上原有的课务和兴趣小组的指导,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2.每次选项时,学生的层次性有明显差异,不利于统一的教学进度
  每次选项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比喻:某一同学第一模块在学习篮球,第二模块他选修了武术,与其它同学相比,有明显差异。如果是人数很多,我们可以开设初级班或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但这又有一个矛盾的问题,教师的人数或是专项性远不能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如果人数少,教师可以向对待后进生一样另加辅导,不多不少,真的是很难统一教学进度。
  
  3.评价的困难性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论上已较成熟,但是这种评价的背后,在实际操作时却带来诸多的不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课堂表现、喜欢程度、意志品质、自信程度、成功体验程度、情绪稳定程度、遵守活动规则的表现、爱护器材表现、合作表现等都要及时记录,这样虽然有利于管理,但不利于课堂的连续性;
  2)对于学生自评,存在很大的虚假性;
  3)对于技能的评定,教师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4)对于进步幅度的问题,即使教师作出解释,成绩好的学生还是迷惑和不满。
  
  4 .“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形同虚设,难以完成必修规定的教学时数
  理论知识是分散上还是集中上;上什么、如何上,都无所适从。如果按原班级上,即使集体备课,也很难统一教学目标、内容与进度;按选项班上,学校不能提供多余的教室,加上体育教师本身理论知识的缺乏,甚至从教十几年,都未真正上过一节室内课。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对体育教师有较高的标准与要求,但这需要时间转变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培育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5.场地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选项学习采用专项分班,班级人数基本不变,但同时上课的教师的人数较多,对于场地设施的需求增加。比如:我校有4个篮球场地,其中高一篮球选修班4个,共计176人,加上其它年级的40多个班,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如果高二、高三年同时选修时,选项教学更是令人担忧。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