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是用自己的思想与知识来开展教学的,教材只是用来帮助教师教学的。教材是含有教育价值的材料,是为了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从众多素材中选择出的最佳材料,起到载体的作用。教材的确定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教材选择的范围很大。在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是教师确定课程中“用什么教”的问题,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对体育教学本质的理解。
在我国当前体育理论上,教师通常把教科书认为是教材。这样认识在实践上往往会忽略体育教学的本质,即“教什么”的问题。在传统的“三基”和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为指导的各个版本的教材中,在编写上基,本还是以运动技能的形成为体系。这样的安排尽管体现体育课程的特点,但是从基础学科理论的角度上分析,就存在着不顾学科价值对学生终身健康教育所必须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严重不足的现象。也造成教师把教材内容误解为教学内容直接传授,使教师机械完成教学,出现了现在教学中为了“教而教”的现象。
一、对教材的分类
1.根据教学理念对教材的分类
教材分文本教材和非文本教材。文本教材就是我们的教科书;非文本教材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环境,对教学材料进行符合实际教学的再改造和组合,形成了非文本教材。例如:教投掷,教师可以选择教科书上给出的经典教材“投垒球”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选择“打雪仗”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的分类
在教学研究中,所有问题的研究都要围绕着内容进行。教材的分类也是一样的问题。相同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材,相同的教材可以承载着不同的内容;对于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选择的教材也不同。所有这一切受教师主观意识和经验的影响。
根据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学科性质的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根据这类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材称为“运动技术类教材”,主要体现在运动技能领域。例如:水平三,运动技能领域:初步掌握一两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另一类是把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所掌握的运动技能作为载体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根据这类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材称为“功能类教材”,主要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例如:水平五,运动参与: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锻炼计划。
把教材分为“运动技术类”和“功能类”,首先是突出了体育教学的性质,即体育教学是以运动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其次,在理论上体现了教材的双面性,即“教什么”和“用什么教”的问题。例如:投掷类中的运动项目垒球和标枪,我们可以单独把垒球和标枪作为运动技术传授给学生;也可以利用垒球和标枪教给学生把物体投远的一种“方法”,这样就可以选择垒球或者标枪,或者其他能体现承载内容的项目为教材。这种把物体投远的“方法”是作为传授给学生学习的内容,而选择的垒球或者标枪是这种方法的载体,并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教材。这是同一项目不同性质的两节课程。在这两节课中,“学生的练习”形式都是垒球或标枪,这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特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内容是教师通过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并讲解,想让学生明白的。教师之所以讲解,就是希望学生掌握所讲授的内容(功能类)或者技术要领(技能类)。简单的说,教材是具体的,而内容是抽象的,感知的材料是教材,而之所以需要感知它们,是因为它们蕴涵着教师所要教授给学生的“内容”。
二、功能类和技术类教材选择方法
教材不是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而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介,教材因此也成为教师帮助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目标的工具和跳板。
1.运动技术类教材选择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离开了身体参与,体育就失去了自身的特点。所以运动技能领域是其他四个领域的根本,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在教学中体现了各个运动项目的层次性。下面以篮球运动项目为例说明技能类教材的选择方法:
运动技能领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学习领域之一,它是第一层次教学内容;篮球就是该领域的第二层次内容,在这个层次中同时还包括田径、体操、健美操、游泳、武术等。篮球项目在运动技能领域中作为整体教学是第一层次教学内容,其目标是让学生对篮球项目从理论到技战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样在篮球教学中传球、运球、投篮和战术等就成为了篮球运动项目第一层次教学内容的教材,同样反弹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和单手传球等构成了第二层次教学内容传球的教材(如表1)。
2.功能类教材选择方法
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但不是全部教学内容。它只是突出了表象教学,而在对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的需求上和情感上,没有给出具体操作知识、方法和原理,就出现了离开学校不会锻炼身体的现象。所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验成功的快乐、分享团队合作的愉快、科学的锻炼和合理的方法等等,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呢?下面以运动参与领域教学选择教材的方法举例说明。
例如:表2为一节体育展示课教案设计思路和部分教案。
本节课选用的教材“立定跳远”具有很强的体育锻炼价值,又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学生为了取得比较满意的体育测试成绩,他们通常会主动增加锻炼。为了保证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科学性,教师有必要将水平五的“依据科学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这一内容目标细化,确定出“制定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锻炼计划”这一教学内容,列入初三年级的年度教学中。
本节课选用学生熟悉的立定跳远技术为教材,以制订阶段锻炼计划,提高立定跳远成绩为载体,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理解制订个人锻炼计划的原理和方法,能制定出合理的、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在教师的提示下,拓宽思路,把制订个人锻炼计划的理念和习惯应用到生活中。
3.功能类教材的选择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材是否具有兴趣性;
2) 教材能否让学生体验到他们的主体性;
3) 教材是否具有可探究性;
4)教材是否针对体育锻炼具有可操作性;
5) 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以上论述,教材的选择必须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思想。同时,教材的选择既体现专家学者对本学科的指导,也包含着上课教师的再创造。以参与为前提,技能为手段,健康为目标,结合地区、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教材,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P].湖北教育出�社,20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