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配合电子离心机治疗聚合性痤疮25例

2007-12-29 00:00:00陈思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2期


  关键词:聚合性痤疮;中西药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2-0018-02
  笔者于2002年10月~2005年3月,对我科门诊25例聚合性痤疮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配合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不仅能较快控制皮损进程、显著提高治愈率,且术后不留瘢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5例患者中,男24例,女1例;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6.5岁;病程2个月~6a,平均病程3.08a。其中12例患者有便秘史,多数患者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排除未按要求治疗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体弱者、胃肠功能异常(便秘除外),虚寒证者。
  
  2治疗方法
  
  内服四环素片0.5g,每日3次(空腹服),维生素B6片20mg,每日3次(空腹服);院内制剂消痤散Ⅲ号:蒲公英、透骨草、夏枯草、生地、赤芍、紫荆皮各30g,鹿角霜、海藻、三棱、莪术、牙皂、天葵子、天丁、丹皮、忍冬藤、当归、海浮石、黄芪各15g,芒硝lOg,甘草9g。诸药共研细末,每服10g,每日1~2次,餐后温开水服;每日外搽复方硫黄洗剂、炉甘石洗剂,0.025%维A酸霜各2次。电离子机的应用:采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C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机,将电压输出调至10~13V,选用短火档,于皮损表面垂直插入金度触头,形成深度为2~3mm的园形孔道。在囊肿,结节表面,可沿皮损中央开始作环状多点气化打孔,至皮疹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小孔间距应保持3~5mm,以免损伤组织过多,不利于创面愈合。对囊肿打孔时,孔径应适当扩大,即在穿破囊肿壁后可适当增加气化时间。打孔后用粉刺挤压器压出脂栓、脓液及坏死组织,直至脓腔内挤压出新鲜渗血为止,部分结节需重复气化打孔2~7次方能软化。创面用75%酒精消毒。每间隔7~14d治疗1次,一般5次可痊愈,经1~2周,脱痂后部分遗留点状浅表凹陷,需4~8周可修复变平,无疤痕。15d为1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2治疗结果 痊愈21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2例患者服药后有上腹不适,内服中药减量后症状消除。3例外用药物后局部明显脱屑,有灼痛感,减少用药次数后缓解,均未影响治疗。
  
  4讨论
  
  聚合性痤疮的形成,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笔者认为本型痤疮炎性病变显著、病程长,血热、血瘀为病变之本,加之多数患者有便秘史,故于内服四环素片之同时,配合消痤散Ⅲ号清热败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软坚散结。既促进旧皮损消退、防止新皮损发生,又可避免便秘患者服用四环素所致病情加重。由于本型患者长期存在慢性炎症刺激,皮肤水肿增厚致疤痕形成,毛囊口上皮角化过度,从而影响了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应用电离子机治疗,利用其高温作用使病变组织及致病微生物被气化或炭化脱落,打孔后使囊肿、脓疱得以充分引流,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应用电离子机治疗不仅有利于彻底排除脓疱、囊肿内的脓液,且有利于促进结节软化吸收。同时使外用药物直达病灶深部,增强了外用药物的治疗作用,故起效快,疗效好。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