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对于企业而言,其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然而,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却告诉我们,有些企业在招聘选拔时,并不注重领导者岗位胜任力的考察,致使很多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由于缺乏必要的领导能力,而使管理工作无法开展。那么,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都有哪些呢?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岗位胜任力,以及岗位胜任力与岗位、工作绩效的关系。岗位胜任力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特征。它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领导者的岗位胜任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在某一工作岗位上非常重要的知识技能,在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可能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阻碍因素。此外,领导者的岗位胜任力与领导者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优秀的领导者与一般的领导者在胜任力上会表现出显著差异。
根据对企业的大量实际调查,笔者总结了几项领导岗位需要具备的胜任力:
成就导向:作为一名领导者,需要有较强的成就导向,在专注于当前工作,对工作充满兴趣和热情的同时,有不断进步和成长的愿望,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渴望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果企业领导者总守着已有的业绩,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没有渴求新的成功的愿望,那么他带领的企业或部门就会停滞不前。
团队管理能力:团队管理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有的人甚至称之为艺术。作为领导者,要想带领好团队,首先需要了解团队成员的优缺点及其内心需求,善于在工作中发现人才并能正确使用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人所短,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并在工作中给下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效监控、指导下属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员工的发展,有意识地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在工作中根据团队成员和团队所处环境,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
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者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工作中,能够扩大接触面,建立广泛的工作联系;能够主动地与他人沟通,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予以明确的反馈。作为领导者,若能够主动与员工分享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相关信息,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果领导者成为下属的知音,那必然会获得下属的鼎力相助,领导者的意图也能够得以顺畅的执行。此外,领导者还要有意识地在企业内部或部门内部为员工搭建沟通平台,建立沟通机制,保证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能有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
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者须善于运用组织力量,能够把各种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恰当地组合起来,形成配合默契、步调一致的集体,并对事情的关键环节进行必要、及时的监控;当工作遇到冲突或突发事件时,领导者能够及时缓解矛盾和分歧,平衡各方利益促使任务顺利完成。
改革创新能力: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在于不受陈规和以往经验的束缚,敢于打破传统模式或习惯,勇于引进或创立新的理念、观念、方式或流程,不断改进工作和学习方法,并致力于建立一种鼓励员工创新的工作环境,以适应新观念、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他们应具有对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的敏锐感知能力,善于捕获信息,加工出新观念、新设想。他们不迷信权威,不崇拜偶像,不为过时的老观念、老框框所束缚。他们能够在创新理念的引导下积极推行新的工作思路,达到提高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的目的。除了自身创新,领导者在企业内部或部门内部还要能够鼓励他人进行创新。
当然,作为领导者还须有其他的岗位胜任力,如统筹规划能力、应变能力等等。总之,选拔招聘领导者时,需要先确定本企业本岗位领导者需要具备的胜任力,以使考核评价工作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