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首都新德里西行,越过比卡内尔大约100公里的地方,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边境山区,有一个叫哈马里的村庄。很久以前,那里的土著居民奉行这样一种习俗:谁家的老人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他的儿子就会在傍晚时分把他背到深山里去,那里有很多野狼,到了深夜,毫无防卫能力的老人就会葬身狼腹。这一习俗被称之为“狼葬”。
在日本的北部山区,也曾有过这样的习俗。
没有人知道这一习俗是怎么形成的,但大家都对此习以为常,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那里穷,人们要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又要伺候有病的老人,那简直是不可能的。那里没有医生,老人病了只有等死,他们明知自己将被背去山里喂狼,这是一件恐怖而又痛苦的事情,但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毫无怨言,因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谁也不能破坏规矩,再说他们谁也不愿死在家里拖累儿女。这一习俗如今是早已灭绝了。对于它的灭绝,却有了文字记载。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初叶,有一个叫甘达的年轻人把老母亲背到山里,又把她背回来了。
甘达背着母亲往山里走,每到一个路口,母亲都要他停下来,她伸手从路边摘下一条树枝,丢在走过的路上。这样反复几次之后,甘达就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母亲告诉他:“等你回去的时候天就黑了,你会找不到路的,你只要找到我扔下的树枝,从有树枝的那条路走,就不会走错了。”山路不好认,以前村里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人把老人送走后回来时走错了路,结果自己也被狼吃掉了!
原来母亲在赴死的途中还在记挂着儿子的安危!母亲的这一举动感动了甘达,他不忍心把母亲送去喂狼,就又把她背回来了。
可以想象得到,这件事在村子里引起了一场多么大的风波!他坏了祖上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规矩,这是大逆不道!甘达为此受到了十分严厉的处罚,但他宁愿自己受罚,也要让母亲死在家里。
有了第一个人这么做之后,慢慢地就有第二个,第三个……随着时间的流逝,“狼葬”的习俗最后就彻底灭绝了。
1975年,有一个叫斯格尔的英国记者到印度采访,他后来出版了一本书:《印度西部部落》,书中详细地介绍了那里原始部落的风土人情,其中有一个章节提到了“狼葬”。斯格尔认为,当甘达作为第一个人叛逆旧习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赡养老人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是“狼葬”灭绝的原因。
斯格尔是对的,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有赖于物质文明的进步。但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被他忽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爱心所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不是母亲的爱心唤醒了儿子的爱心,“狼葬”就还可能延续下来。
不是吗?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许多子女赡养父母根本不成问题的地方,我们却不时听到有儿女遗弃父母的悲剧。照我看,这种悲剧比起“狼葬”来,悲惨十倍!
(盛荣强荐自《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