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学硕士,将美国加州某购物商场内的一家小餐馆,发展成了一个拥有820家连锁店的中式快餐帝国。美国已有35个州标上了他的“熊猫”标识,而他的目标就是让“熊猫”占领剩下的15个州。
父亲是蒋介石的厨师
在美国不少城市的街道边,都可以看到一座座淡黄色墙壁的尖顶小房子,一眼看过去,窗明几净。房子边框是鲜艳的红色,正门口挂着一个圆形标志,白底中间一个大红圆点,圆点上一只大熊猫憨态可掬,熊猫头顶环绕着一行英文字PANDA EXPRESS。这就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熊猫快餐。
创办人程正昌在正式投身餐饮业之前,惟一做过与之相关的工作,就是在兄长的餐馆里打工。那时,他是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数学硕士。“毕业那一年,我有位堂兄在洛杉矶买了一家餐馆,开张在即,却仍找不到适合的前厅经理,就把我叫过去帮忙。没想到我竟对这一行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一干就是30多年。”
其实程正昌做起餐饮,多少也有些“家族遗传”,他的父亲程明才原本就是手艺不凡的大厨,早年曾任蒋介石的厨师,烧得一手很好的浙江菜。1973年,程正昌的全家都移民到了美国加州的帕沙迪纳市。何以谋生?程氏父子一拍即合,拿出全部积蓄在帕沙迪纳市一条老街上盘了家咖啡馆,经过改建,开了一家名叫聚丰园的中餐馆。父子俩雄心勃勃要打造“中式菜馆的麦当劳”。
但路是那么好走的吗?
今天,程正昌创办的美国熊猫快餐,已成为了拥有800多家连锁店的快餐帝国。回想创业初期,他甚至有几分怀疑——自己真是那样走过来的吗?
一个客人都没有的日子
聚丰园开张的第一个月,程正昌只做了一万两千块钱生意,差得不行,就连周末时间,也只做了几百块钱。礼拜一更不用说,只有可怜的一两百元钱。“我还记得有一天,八点钟时我们整个餐馆是空的,一个客人都没有,那个心情真是难过啊。突然来了两个人,哇,你可以想像那个时候我们对客人的到来是多么地感激。”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中餐馆生意有起色,是那个时候程正昌思考最多的问题,他费尽心思想让生意好一点,再好一点。至少,要好过附近的其他中餐馆。
程正昌带着大伙拼命地努力。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但是仍然步履艰难。30年前,美国比较流行烈酒。但要想经营烈酒生意,却得花上一万多块钱买个牌照。这已经远远超过了那时候的程正昌的承受能力。到哪里去弄呢?幸好,程正昌的父亲有个叫张先生的朋友,也是做这一行的,他帮程氏父子到国泰银行去担保。
“总算是借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块牌照。自从拿了那块牌照以后,我们的生意每天都没有低过400块钱。但400块钱就算是好了吗?对!还是不怎么好。”
在经营中程正昌发现老式的中餐馆经营模式太老套,一成不变。“很多人做生意时以自我为中心,总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客人也应该喜欢。那个老中国街,他们的服务很‘有名’,是有名地坏,但他们自己还不觉得坏。”
程正昌不是这样,他认为在小小的菜单上下功夫,得到的只是一时的生意。要想长久地发展,就要对客人真心地付出。“我和客人的交情,不是一般的交情。比如有十个人来吃饭,我会帮他们点好菜,一个人五块钱,就能弄得非常丰盛。有时菜上去以后,他们吃得精光。我也不用问,就再加两个菜。他们会很惊喜。”如果客人因为没有座位去其他地方,程正昌会追到停车场道歉,“很抱歉我们这么挤,但如果您愿意稍等一会儿,我可以送您一杯饮料。”他说,一些30年前的客人,在马路上碰到,都能叫得出名字。
熊猫“攻下”35个州
现在,程正昌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美国地图指指点点,盘算“熊猫”何时将占领整个美国。这决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在目前,已经有35个州标上了他的“熊猫”标识。
最令程正昌难忘的,当然是第一家熊猫快餐店,这是他事业真正走向顶峰的开始。
1983年,格伦德尔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商找上门来,问程正昌是否愿意在购物中心内把聚丰园开成一家中式快餐。程正昌答应了开发商的要求。在给快餐店起名时,他想到了中国的国宝,当年正好中国政府送给了美国的动物园两只大熊猫,熊猫在美国一夜之间成为了明星,于是第一家熊猫快餐就此开张了。
程正昌一开始就瞄准做美国人的生意,他说,因为在美国的中国人数量毕竟少,做美国人的生意才能把事业做大。熊猫快餐经营的是四川口味的中国菜,但有所改良。有陈皮鸡,蘑菇炒鸡,花生辣鸡丁,酸甜排骨。
而品种不多使得熊猫可以采取先做再点的方式,先把食品烹饪好放在一张保温桌上让客人自己取,以节约时间。不过如果有一道莱做完后放了三四分钟还没有卖出去,为了保证品质就必须扔掉。“熊猫快餐一开,第一个月就赚钱了。1985年我一口气开了四个店。生意就这样一路地做上去了。”
从此,程正昌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度甚至开了108个新店,如今熊猫快餐在全美国有800多家连锁店,几乎每周都有新店开张,而且家家都赚钱。
目标是要开一万个店
事业成就是有很多挣扎的。一个店做得很好,但第二个店做不好的情况一点也不罕见。就是因为人员多了难以管理。而这么多的店,程正昌是怎么管好的呢?
他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在餐馆现场,很少在办公室。“我每天都在做这件工作。我今天在佛罗里达州的Naples,明天在Tampa,后天就会到Orlando。我希望能尽可能地视察每一家分店,做到每年至少视察一家分店一次。不过随着我们店面的增加,这个愿望越来越难达到。但我还是会尽量去做,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解事情到底做得如何,这是你手中掌握最重要的资讯。
“快餐店是我们的生命。我如果对员工好一点,员工心情好也会对顾客好一点。”程正昌说他有这个自信,别说现在管七千个人,就是管七万个人都没有问题。他的目标是要开一万个店,这样可以让自己和员工的压力都大一些,工作也会更出色一些。
“我不会停就是了,我起步可能比你慢,但我到达终点呢,不见得在你后面。我有这个信心,因为你在睡觉的时候我还在走。”程正昌说。
博士妻子不仅是“贤内助”
去年,熊猫餐饮的销售额达到7.35亿美元,是位居第二(百威亚洲餐厅)和第三(起筷)的两家中餐店销售总额的近3倍。
程正昌的事业取得如此成就,还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得力的“贤内助”——妻子蒋佩琪。当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读书期间,程正昌结识了正在读电子工程博士的蒋佩琪,两人在1975年结婚。后来,蒋佩琪辞去了计算机工程师的工作,协助丈夫扩张事业。电脑软件开发方面的学识使她非常注重计划性及效率。
熊猫快餐对未来发展也是充满了信心,从它的一句广告词就能看出:“在中古时代,欧洲混战,美国还以石器为主,中国人已在研究炒好吃的菜了!”是的,在“美式快餐”迅速占领中国快餐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成为青少年首选快餐品牌的今天,远在大洋彼岸的程正昌夫妇,却在洋快餐的老家建立起了一个分庭抗礼的中式快餐帝国。
(冯玉祥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