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是一个朋友的同学。我朋友告诉我,此人在上海是个社交名媛。我当时并不明白什么叫社交,自然更不明白什么是媛,但是名媛我知道,就是著名的媛。我和这个时髦姑娘交往了3个月,这3个月里,我认识了各大奢侈品牌,我也大致明白一个LV的包需要多少价钱,而之前我一直以为鳄鱼牌耐克牌之类的才是最贵的。
过了一个月,我终于明白什么叫社交名媛,就是看见街上任何一个超过五千元的包就能准确知道它价钱的姑娘。这点我很钦佩。她曾经拿了一个FENDI的绣花包来问我多少钱?我甚至动用了大脑中负责幻想的部分猜这个包的价钱是三千。她大笑说:“哪只三千啊,五万七千八。”
我大为诧异,小心翼翼地接过观赏。不可否认的是,包很漂亮,做工也很好,但我不觉得这些能构成那个价钱。我也不明白一个连车都还没有的女人需要这样一个包做什么呢?她告诉我买这个包是因为要配一件礼服,并且说“就喜欢你的淳朴”。
我想起我身体虚弱的爷爷奶奶。如果她成为我的妻子,只要将那个包在我爷爷奶奶前一晃,让他们猜猜价钱,两者肯定会吐血身亡,从而实现她家中最好没老人的愿望。我能想像我奶奶伸出一根手指,对着这包说:“难不成要一百?”
这个女人的爱好就是在周末将自己打扮得光鲜,出入各种虚伪无聊的派对,认识各种伪上流社会的人物,最后在半夜时候坐奔驰回家。所以,我弄明白了,原来社交名媛就是打车去坐车回的意思。
我们的分歧在于她让我从此以后抽雪茄烟,说我虽然没有钱买PRADA的衣服,但是我可以先从抽雪茄烟开始,让我有点贵族习气。我试过一次,但发现雪茄实在比香烟大太多,按照香烟的抽法,一支完事我腮帮子直疼。我说:“这我实在不行,在这弄堂旮旯里叼根雪茄要被人笑死的。”
她说:“你这人,就是没有进入上流社会的命。”
这点我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那些明明都是下流的人,为什么凑一起就叫上流社会了呢?
后来我们分手了,因为我们俩实在不合适。她可能发现我其实并不淳朴,说不定和出入高级场合抽雪茄的人一样下流,且又下流又没钱,真是无药可救。而且有一天她发现我穿的外套居然是PRADA后觉得我很俗,没钱还追求奢侈品牌。我觉得很委屈,首先这是我去年买的衣服,而去年的我根本不认识PRADA,再说这衣服才一百元,必然是假的。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就算这是真的,那又如何了!便说:“你一年也就几万元钱,不也买五万的包吗?”
她一下生气了,说:“谁说我一年才五万。”
我这才想起来,原来很多人的收入都是不能按照工资估算的。
(舒星荐自《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