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军队的“动物部队”

2007-12-29 00:00:00
今日文摘 2007年15期


  忠诚卫士——军犬
  
  北京燕山山脉、长城脚下,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军犬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犬繁育训练基地。记者曾在这里观摩了全军首届军犬大比武。只见庞大的军犬方队进入比武场,身着军服的士兵牵着百余条军犬,正步向观摩台走来,威武雄壮,精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比武开始了。指挥员一声令下,军犬训练员们解开绳索,参加比赛的军犬像离弦之箭飞奔出去,两米多宽的壕沟一蹿而过,3米高的砖墙一跃而上,悬在空中的套环,飞身钻过。尔后,又从容不迫地跳过熊熊燃烧的火圈……上百条军犬一个接一个地在狭窄的高墙上飞奔,如履平地,让人眼花缭乱。
  只听得“轰隆”一声,炸药包发出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比武场火光闪闪,浓烟滚滚。一条条军犬无所畏惧地穿硝烟、越弹坑,时而跳越,时而卧倒,时而吠鸣奔驰,时而匍匐前进。军犬员指向哪,军犬就冲向哪,令能行得通,禁能止得住。
  军犬基地主任告诉记者:“军犬是一种具有高度神经活动功能的动物,它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几万倍,听力是人的16倍,视野广阔,有弱光能力,善于夜间观察事物。经过训练后,可担负追踪、鉴别、警戒、看守、巡逻、搜捕、通讯、携弹、侦破、搜查毒品和爆炸物等任务。”
  据悉,1949年,我军开始创建军犬繁殖培训机构。目前,各大军区、海军、空军和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武警都建有军犬训练基地,全军每年可繁殖培训出2000多条军犬送往部队。如今,已有近万条军犬在我军服役,发挥着人类无法替代的作用。
  
  战场铁骑——军马
  
  我军最后的骑兵部队——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驻守在阴山脚下。记者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的阴山脚下,观看了内蒙古骑兵第一营的军事表演,目睹了中国骑兵的风采。
  身着迷彩服的数百名骑兵策马挥刀,进行了骑乘、斩劈、马上射击、骑兵阅兵式等训练科目的表演。劈斩表演开始了。在开阔地上竖着高低不同的7个人体目标,最低的离地40厘米,高的170厘米左右。随着一阵马蹄声,勇猛的骑士乘马飞驰而来,只见骑士们在高速奔驰中从刀鞘里抽出马刀,接近低姿人体目标时,骑手身体向马的右侧猛地倾斜,右手挥起马刀,瞬间,模拟的人头滚落下来。接着,骑手连劈带刺,高低“人头”目标接连落地。
  据了解,1928年4月,我军第一支骑兵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队正式成立。我军骑兵部队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解放战争中,最多时达到12个骑兵师。
  骑兵营所在的军分区司令员汤向进向记者介绍:“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在我军已经消失了。但目前全军还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的是为了展示人民解放军过去的骑兵风貌。”
  
  蓝天信使——军鸽
  
  军鸽被人类誉为“军中通信兵”,军鸽在战争中的通信作用给人印象深刻。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军鸽最早的国家之一。1950年,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派出官兵到苏联学习军鸽训练与饲养,学成后他们带了200羽苏联鸽子和波兰鸽子,回到昆明组建了军鸽队。
  军鸽队不仅要训练军鸽远程回家本领,还要训练军鸽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本领。老鹰是鸽子的天敌,以鸽为美食,而且鹰的俯冲速度是鸽子的两倍,但鸽子向上的飞行速度快于老鹰,平飞速度与老鹰一样。因此,军鸽队的教员用训练军鸽平飞和向上飞行来摆脱老鹰的攻击。军鸽基地训练出的鸽子都是戏弄老鹰的高手,使老鹰望鸽莫及。
  今天,人类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但在特殊条件下,如敌后侦察,在不允许启用现代电子通信设备或有线电信可能被窃听、破坏的紧急情况下,军鸽通信是最佳选择。
  进入2007年,军鸽事业还在发展。目前军鸽基地在沈阳军区建立了军鸽通信点,军鸽在空降兵、南海舰队、东海舰队、边防部队建树着新的功绩。
  (杨国宇荐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