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价值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层次性;未来性和整体性的价值选择是最高,最复杂,影响最大的价值选择;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种蕴涵某种价值取向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未来性和整体性价值选择的最高指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价值选择;未来性;整体性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确立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继承和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凸现其深厚的人文意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价值选择性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本文仅就科学发展观价值选择的方向性和层次性方面作一探讨,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党价值选择的未来性和整体性。
一、价值选择的方向性和层次性
人们做任何事,做任何决策都是有价值选择的,价值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价值选择的方向性,二是价值选择的层次性。
1、价值选择的方向性: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向
价值选择的过去倾向,实际上也是一种封闭性价值选择模式,是一种与未来性价值选择相对立的价值选择观念,指的是置身于社会发展趋势、世界发展潮流之外,无视现实,对社会未来发展考虑的缺失,循规蹈矩地采用过去的思想、观念、方法来解决现实的、甚至将来的问题,特别是对过去一些有效的、创造过辉煌的思想、观念、方法的盲目崇拜,形成一种封闭性思维模式和思维定势,价值选择的过去倾向与开拓精神、创新思维是格格不入的,这种面向过去的价值选择,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滞后,决策导向的保守,行为模式的僵化,社会发展的迟缓。如果一个社会个体,在价值选择上倾向于过去,就会丧失机遇,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被社会所抛弃,无立身之机会,一个民族,如果在价值选择上倾向于过去,就会丧失屹立于世界的机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到了18世纪,当西方主要国家先后进入工业社会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仍沉醉在“康乾盛世”的落日余辉中,埋下了1840年之后上百年被人欺侮、任人宰割的祸根。
价值选择的现在方向,指把价值选择定位于现时,片面地追求眼前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价值选择定位方式的影响下,会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近视化、决策导向的急功近利化、行为模式的短期化,做出很多弃本而逐末的事情,如对资源的掠夺式采用,导致资源的枯竭,对环境的容纳程度、自我修复期的盲视,导致生态的恶化:重视经济量的增长、忽视经济质的提高等。
价值选择的未来倾向,是一种开放性思维模式,指价值选择上能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价值选择的层次性:个体价值选择、群体价值选择、整体价值选择
个体价值选择:是价值选择层次最低,价值选择决策最简单、选择结果影响面最窄的一个层次,个体价值选择从主观方面来看,它依赖于个体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价值判断等,从客观方面依赖于社会环境,需求导向,社会发展趋势等。
群体价值选择:它带有区域性、局部性的特点,如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县、或一个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群体价值选择决策趋向复杂化,选择结果影响面增大了,群体价值选择决策是否成功,关健在于群体决策层的素质。
整体价值选择:它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特点,这是价值选择层次最高、价值选择决策最复杂、选择结果影响面最大的一个层次。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选择。这是对价值选择决策层要求最高,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选择层次。如果这个层次有失误,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国家民族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甚至影响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就是整体价值选择失误造成的恶果。
在这三个层次的价值选择中,整体价值选择统领着个体和群体价值选择,影响和制约着个体和群体的价值选择观念和选择决策。个体价值选择和群体价值选择必须服从于整体价值选择。反过来,个体和群体价值选择的有效性、合理度,是支撑整体价值选择实现的宽厚基础,如果个体和群体价值选择过多的失误,过多地与整体价值选择背道而驰,会导致整体价值选择目标最终无法实现。所以整体价值选择决策层不仅担负着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的重责,而且还要对个体和群体价值选择进行有效的引导、监控、规范和纠正。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党价值选择的未来性和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党在价值选择方向上的未来性和层次上的整体性。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首先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1、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的未来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未来,有什么样的未来,关键就要看现在做什么,怎样做,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执政党、最高决策层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行为模式等方面是与未来对接的,还是与未来错位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我党在价值选择方向的未来性,因为它是我党励精图治、未雨绸缪,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艰苦探索作出的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价值选择的未来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重视人的发展,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体性要素,一个社会普通民众的素质的高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将决定一个社会的未来。在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写上“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正是我党放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提“以人为本”,就使人把它等同于费尔巴哈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主张的人本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去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把人仅仅看作是一种生物的人,把现实的人的特征和属性看作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因而被马克思所批判和纠正。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把他的学说称之为人本主义,列宁则认为,这种人本主义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其实,我们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同上述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要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其次,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是指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主体来进行的。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第三,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人的发展来谈发展,这样的发展毫无意义也根本无法实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改善和提高的程度。而是要一切以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转移,也就是说所有的发展归根结底都要着眼于人,着眼于对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重视人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黄帝内经》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就是说人是世间最可宝贵的。人的生命和生活始终是第一位的,关爱人的生命,改善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的第一要义。
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造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和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利于发展,以造福于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也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素质,这是发展快慢、大小、好与不好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和学习。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正如邓小平曾强调: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造就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民为本,即以人民为本。因为在社会主义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而存在的。以人民为本的发展,必须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的发展。人民既是发展的实现者又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为自己创造新生活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为自身发展创造新的条件。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地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求体现他们根本利益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同时,还要提出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这是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执政是为了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以民为本的执政观同我国古代“民惟邦本”的主张虽然有某种思想上的联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先锋队和主力军的关系,是利益主体的代表和利益主体的关系,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执政,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人民为本是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所决定的。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结合起来,我们党才能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人民而执政。
(2)提出绿色GDP,注重环境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健康经济,健康财富。
这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发展姿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为这些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诸如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黄、赌、毒”重新泛滥,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等,便是明证。因此,现在明确地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那种单方面追求GDP,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片面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正如中央党校梁言顺博士提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所认为的那样:一个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经济模式肯定是个不完善的经济模式;一个不懂得计算成本和代价的经济理论肯定是个存在缺陷的理论;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不明细自己在发展中曾经或正在付出的代价,那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今后2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是否还能继续高速发展?绿色GDP的提出,就是要使我国经济发展以信息化为核心,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改善和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走内涵式经济发展之路,而且注重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利用可再生性资源能源,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要治理、改善、恢复和提高。打击黑色、灰色财富,倡导透明、科学、健康的财富。而且要通过政策、法律、舆论等使之成为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财富理念。
(3)确立了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正体现了我党立足现实,决策未来的远见卓识。
一个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涉及一个国家的理论根基,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它是支撑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基石。沧海横流,人间正道。历史的辩证法教会了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变的,必须改变,不变则衰;不该变的,决不能变,变则自我瓦解。回顾改革发展的历程,我们所以能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九八洪灾”、“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等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展望关键时期的改革发展,我们将面对更多的急流险滩,应对更多的风险挑战。要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更要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我们的主心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选择的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体现我党价值选择的整体性,说明我党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的,而不是代表个别地区、少数人、少数阶层的利益的,其价值选择的整体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更为宽厚的协调发展。
从地域范围来看,科学发展观就意味着不是个别地区、个另城市或小范围的发展,而是全国范围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改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在我国社会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这两个阶段,由于各个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在地域优势、开放程度、改革力度、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在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上出现了较大差距,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和城市仅从人均收入来看,己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深圳特区会在201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面对这样参差不齐的国情,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发挥沿海地区优势,使其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的条件下,党和政府还要出台新的政策、新的措施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步伐。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目标的提出,正是出于这一考虑的体现,因为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党和政府必然要出台一系列支撑这一奋斗目标的大政方针,来促使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其优势,如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劳动力丰富的优势等,加大从政策面上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如扶贫攻坚,西部大开发、中央财政的转移性支付等,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改革力度、市场化进程,从而推进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的:统筹区域发展,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
(2)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进步,即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有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建立在这基础之上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为了解决人们的吃饭穿衣问题,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物质建设方面,即使是到2000年,我国基本达到小康。这时的小康也是低水平、低层次、不平衡的小康。这种低水平、低层次表现为收入水平低,刚刚达到小康的下限,衡量标准低,主要考虑经济标准、物质标准;这种不平衡,表现为各个区域的不平衡、各个阶层的不平衡、各个领域的不平衡(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现阶段,为了实现科学发展,经济上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政治上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府机构工作作风的转变,做到文明执法、文明行政;文化上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支撑力度,形成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体系,且这三方面不可偏颇,应该整体协调地推进。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大政方针,积极地推进这三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
(编辑 雨露)
参考资料:
[1]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1
[2]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J].党政干部文摘.2004.3
[3]任仲平.携手并肩同心干,再干一个二十年[N].人民日报,2004.07.12
[4]赵存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Z].高中政治教学网,2004.10.5
[5]曹 萍.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N].光明日报,2004.05.26
[6]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N].人民日报,2004.03.22
[7]爱丁堡邓公的“猫”与温总的“猫”[N].香港商报,2004.07.1
[8]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DKS007)“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价值选择”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史历(1966-),男,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