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应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上来,要为此创造必备的条件,寻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对策。
主题词:以人为本和谐校园
高等院校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高校来讲,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高校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以师生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研究探讨。
一、创造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创造必备的条件,这个必备条件应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造就富裕校园,这就是说,学校在力求扩招或保持一定的招生水平的同时,要逐步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待遇及各种福利,照顾到教职工内部各类人员的利益,在分配档次上能够让大家都能接受,最终走上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上来,让全体教职工共同富裕逐步过上小康生活。从富裕校园这方面来讲,就有一个公平的问题。这个公平绝不是“吃大锅饭”的公平,更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一种立足于和谐条件和环境的公平。这种公平就应当实事求是地按照校内岗位职责和贡献大小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绩效优先的原则。二是要造就平安校园,平安校园的前提综合治理,这不但要维护校内的安定团结局面,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而且还须积极配合学校周边单位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在认真搞好校内公共服务的同时,确保公共安全。对平安校园的建设,也还要千方百计把校园的事情办好,尤其是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条件和环境上要有一个良好的服务。三是要造就诚信校园。诚信是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师生员工,全校师生员工在教与学、管理与协调中讲公平公正讲信誉任用,在相互的人际关系交往中要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四是要造就园林校园。所谓“园林”就是要像生态公园那样去精心规划和建设,校舍的造型建设和绿化环境配套都应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可将田园风光生态景象融入校园的整体建设中,使师生在园林式校园里教书学习,共享和谐的美好生活。
二、寻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对策
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广大师生员工应着重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这是营造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对策。
提高激发校园活力的能力。我们讲构建和谐校园,是动中求进,而不是静中求稳,是在学校发展中求得和谐,是在办学过程中追求和谐。这就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是一个有活力有生气的局面。比如,高校就应该经常开展有益人际关系改善、有益于师生员工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校园活力的产生主要靠制度管理的活力,教职工待遇改善的活力,学生学习环境优越的活力以及校园建设的活力。这些活力概括起来就是师生员工的活力,实际上就是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表现。因此,提高激发校园活力的能力,从教职工方面来看,必须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以身作则,教师应上好每一节课,行政管理人员应为学校管好人、财、物,严格按管理制度办事;后勤服务人员应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提供尽可能使学生满意的环境和条件。从学生方面来看,必须要教育学生遵章守纪,发奋学习,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的各项文体活动,活跃文明和谐的氛围,做到礼貌待人,严于律己,时时刻刻都应注重语言美,行为美,这是激发校园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环节。
提高管理行政事务的能力。高校内部的行政事务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繁杂而重要,高校行政机构包括教务、学生、财务、人事、基建、后勤、招生等主要部门。一个学校如果这些部门的行政事务管理好了,该办的事办了,在管理中不出乱子、不出腐败,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合理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在管理运作行政事务的过程中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校师生员工的心凝聚起来,这就是管理行政事务能力的明显提高。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靠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在管理行政事务中,特别是行政管理者在高校主要是指中层以上干部而言,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要有一大的提高。这部分人的素质高,能力强,就能够带动全校的师生员工把学校的所有行政事务搞好。二是靠学校各项制度的健全、校园环境的改善和教职工待遇的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就是说不仅要完善的规章制度,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校园环境的改善就是要营造园林式的校园,给教职工和学生创造优美、整洁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我们讲和谐校园建设,核心问题是教职工和学生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学校要正常运作,必须有必不可少的行政管理里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如果在利益关系上在收入分配上苦乐不均,不能做到公平合理,那么,教职工之间就谈不上和谐。而学生之间也是如此,比如评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学生各种利益的平衡要公开公正公平。否则,学生内部也不会和谐。高校面对这个核心问题,首先要树立为教职工着想为学生服务的观念,要以师生为本,对于师生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千方百计去解决去落实。其二要维护教职工的利益,时刻为学生排忧解难。特别是学校的领导者和所有行政管理干部,在行政管理事务工作中,在协调各种利益的过程中,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好,使广大师生员工得到真正的实惠,共同分享和谐校园建设中看得见的利益。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郑佳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建设衡阳市党政干部形势报告会2005(8).
[2]肖淑葵.关于教育研究中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历史考察[J].当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