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1月至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911亿元,同比增长13.6%,是1997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全国消费品市场趋向回暖。
2006消费品市场业绩总结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在“十一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流通产业区域合作与自主创新以及各种消费品市场行政法规的合力推动下,国家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开始向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规模的迅速放大;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币值的坚挺、贸易摩擦的缓和、跨境和跨国经济合作(如CEPA、中非合作)的推进,对我国内外贸的稳定增长和市场范围的不断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内外经济因素全面拉动之下,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需求、供给和销售状况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势头。始于2005年的高涨幅和低价格再次贯穿2006年消费品市场的全年表现,推动多项规模指标高速成长,为“十一五”期间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和优化奠定了基调,打开了局面。
1—11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911亿元,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且突破幅度巨大,同比增长13.6%,远远超过2002年和2003年9%左右的增速,甚至高于价格上涨贯穿全年的2004年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成长的2005年;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4%,超出2004年1.04个百分点,创下了近十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显示出我国消费品市场强劲的需求成长潜力和实际增长能力。
2006年前11个月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242元,比2005年同期高出895元,比2004年全年还要高出1083元;人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5元大关,将2005年创造的历史最高水平再次提升2.7元。
消费品市场运行四大特点
从2006年前11个月消费品市场的运行走势来看,主要表现出了四大特点:
1、消费品市场运行两头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攀升,涨幅高位趋稳。
如图1.1所示,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集中在5700—7000亿元人民币的有限区间中震荡运行,且各月零售额波动规律显著,总体运行高度拟合地延续了我国所特有的两头活跃的走势特征。可以肯定,2006年重现2005年消费品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已成必然,且进入2007年这一态势仍将得以有效延续。
注:2006年数据为初步数据。
图1.12006与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状况比较
2、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领先于宏观经济体系生产增长,市场先导性地位得以巩固。
对比我国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在2004年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销售增长与生产增长相比总是基本同步甚至略有落后的。进入2004年之后,这一传统格局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如图1.2所示,2005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始终高于GDP同比涨幅;且与2005年相比,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高位稳定的特征更趋巩固。在2006年GDP全速放量增长的前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能保持2个以上百分点的领跑态势,不仅是对2005年开始的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格局的延续,更有效巩固了持续买方市场态势下凸现的市场先导性特征和地位。
图1.22006年与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比
3、餐饮业异军突起,批零商业稳定发挥,其他销售渠道表现有所复苏。如图1.3所示,进入2006年,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的推动下,餐饮业零售额持续走高,各月涨幅均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水平;1-11月,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6.2%,高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2.6个百分点,成为了消费品市场的领跑行业。
图1.32006年分行业社会消费品销售规模和增长幅度对比
4、城市市场持续活跃,县级市场高位稳定,农村市场活力凸现,城乡销售格局继续推进渐进性重组。如图1.4所示,2006年,实现持续活跃的城市市场依然引领并决定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总体发展态势,全年14.4%的同比涨幅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幅贡献率高达71.5%。总体而言,县镇市场的稳步上攻,为2006年扩张速度高位稳定、波澜不惊的中国消费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达到30%左右。
图1.42006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对比
经过近三年城乡销售格局的重组,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成长,已不再过度依赖城市市场的一枝独秀,城乡市场的双活跃正成为中国市场启动内需的现实依托。
2007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测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消费品市场发展方面着力完成八大建设任务:一是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二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三是发展便民利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四是促进国内贸易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六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市场平稳运行;七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八是增强渠道主体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
在上述目标引导下,2007年消费品市场将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理念,延续2006年消费品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各个层面2006年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走势,可以对2007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做出如下展望:
(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在2006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消费倾向和消费信心不断增强。
1、2007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在需求层面将受到如下六大动力机制的推动,维持13%左右较快的增长速度,继续冲击新的发展平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6000元大关,人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18元大关。
经济扩张惯性:消费需求增长的宏观动力。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2006年市场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消费需求扩张滞后于投资和经济扩张4—5个季度。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2006年上半年投资扩张幅度更是达到近年来的峰值水平,高强度的经济扩张既增加了商品供给,又从扩大就业和提高工资等方面增加了居民收入,还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其大力度的滞后影响将为2007年需求规模的扩大营造宏观条件和氛围。
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增长的购买力基础。2007年国家将在调整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的同时,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继续加大对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企业景气指数的持续提升也将扩大企业对劳动力要素收入的支付能力,再加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对农民稳产、增产和增收的推动。这些因素将有效推动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升,2007年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将向680元的目标水平迈进,为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奠定购买力收入基础。
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增长的结构因素。2006年,汽车、通信产品、金银首饰、建材家具等发展性和享受性产品占据了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排行前列,这些产品在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将蕴蓄多年的潜在需求转化为了现实购买力,成为了推动社会商品消费额快速增长主要动力。2007年,在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的带动下,对上述商品的需求将会延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并在3—5年的可预见期内引领城市需求扩张的潮流。
消费信心提升:消费需求增长的预期基础。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消费品市场的长期繁荣以及政府整饬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流通渠道等政策的有效延续,将进一步改善2007年城乡居民对消费品市场现状的满意度和远景的预期值,从而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推动消费者信心指数向上冲击2002年形成的97点的历史高位,并由此消除谨慎性储蓄和推迟消费对需求扩张的影响。
(5)消费倾向提升:消费需求增长的意愿基础。2007年,压制消费倾向走低的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商品供求、人口结构、价格预期等因素虽然仍无法根本性消除,但推动消费倾向提升的因素也有所显现:政府2007年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并着力解决教育和医疗收费高、电信服务价格高等问题,完善住房、汽车等消费政策,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保体系的完善和金融资本市场的成熟,2007年居民储蓄意愿将会继续下降,为消费倾向提升拓展空间;2006年我国已进入中产阶级加速增长的阶段,随着中产阶级比重的扩大,高低收入阶层分化抑制需求规模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00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延续1个百分点/年以上的增长速度,推动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继续提升,并促进农村消费向城市消费的转变,提升城乡综合消费率倾向。如果双重因素都能够充分发挥,相信2007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下滑之势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比较稳妥地估计是消费率将稳定在52%上下0.5%的水平。
(6)价格持续走低:消费需求增长的价格诱因。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5%,两者背离程度达到历年最大,价格的实质性降低走势明显,消费诱致力有所提升。2007年,如前所述,居民可支配收入将继续提升,而居民消费价格则将维持相对低位(随后将做详细分析),价格诱致性的消费需求扩张还将得以延续。
(二)供给薄弱环节得以完善,突出供求矛盾有效缓解,市场环境实现优化,市场秩序走向规范。
秉承2006年的发展走势,供过于求的商品将继续减少,供求平衡的商品将稳步增加,随着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平衡供求态势能力的不断提升,供求矛盾缓解的步伐将会加快,2007年供求品平衡的商品有望近年来首次与供过于求的商品平分秋色。
2007年热点商品和重点商品将围绕着需求的扩大提升供给能力。生活必需品市场发展将以稳定为主题,推进各类必需品供给均衡扩容;耐用品将贯彻梯度转移的主题,通过推进城市消费高端化和农村消费普及化,实现产销两旺;至于首饰、汽车、通信产品、建筑装潢产品等2006年的热点商品,在2007年仍然会有良好的市场表现——随着消费需求扩张逐步接近消费闯关的临界值,在热点商品供给拉动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还将继续升级。
市场秩序整饬将继续深化,商业网点规划、消费品市场监测和市场信息化工程将扩大实施范围。2007年,商务部等消费品市场主管部门将在加大流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的同时,对市场封锁、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买方势力的滥用)、关系消费者消费安全的商品质量问题以及关系消费品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问题进行更为到位的政策引导和法律规制。
(三)多方合力推动价格演进,供需两旺延续价格的低位稳健走势。
遵循报告分析2006年价格走势的思路,可以对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1、从确保CPI低位稳定的因素看。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定向票据主动回收流通性的政策取向以及人民币升值意犹未尽的汇率态势,将使2007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消费价格指数承受来自货币层面的双重压力。
粮食供略大于求的局面将得以延续,食品价格qdKXRfQyf1/r6jG1Z6z4j2H8W3XfMk5lsnQ9yWnVUbk=的内部制衡机制还将发挥作用,2007年食品价格上攻动力依然匮乏。
生产资料价格的平稳回落,将有效传导至下游工业消费品价格。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和不良预期的缓解,以及连续8年的投资增长带来的国内生产资料产能扩张,都将使得煤炭、钢铁、汽车等生产资料价格进一步稳中下滑,从而消除肆虐多年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的经济根源。
中国经济的转轨和改革取向将形成压制消费价格指数下滑的长效机制。中国由单纯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就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战略。如前所述,充分竞争是商品价格稳中有降的重要原因,而垄断或政府干预则是价格上行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国年复一年的市场化改革对价格上涨也具有长期性的制约作用。
2、从推动CPI蓄势上攻的因素看。
预期推动性价格上涨压力增强。2006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翘尾式提升以及全国“遍地开花”的水价、电价、取暖价、燃气价、物业费上调听证会,向社会公众灌输了强烈的价格上涨预期。这一预期的影响有望借助“价格上涨惯性机制”全面覆盖消费品市场,形成预期推动性的价格上涨。
投资扩张条件下的成本推动性价格上涨隐患尚存。投资扩张是一把价格双刃剑,在提升产能、扩大供给的同时,也会形成巨大的生产资料需求。2006年投资规模的高速扩张加上新开工项目比重的迅猛提升,一方面可能激化正在缓解的生产资料供求矛盾,另一方面还无法迅速转化为新的供给能力,必然一定程度地拉升个别生产资料的价格,招致成本推动性价格上涨的隐患。
需求拉动性价格上涨的潜在可能。如上预测,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将以13%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张,而居民消费倾向则将趋于稳定。在这一背景下,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热点创造将有效开拓和挖掘潜在需求,促进我国消费需求规模延续13%(高于GDP10%左右的增速)左右的高增速,继续形成需求对供给的超涨。2007年,在需求旺势下,“衣食住行”等高权重基本生活品的价格将继续均衡趋暖,纯粹消费需求拉动性的价格上涨可能启动。
房地产价格稳中趋升的示范效应。200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稳定于6%以上的高位,而北京、深圳、大连、厦门等占据市场制高点的大型城市房价更是以10—20%的速度高速提升。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虽然不会直接影响绝大多数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但是在要素流动非完全自由的条件下,一种高支出权重商品价格的提升会对其他商品价格形成示范效应,进而出现价格联动示范,最终导致结构性价格上涨的发生。
综合上述,如果所有因素全部兑现,预计2007年全年CPI同比升幅将在2006年1.4%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并略有上攻:在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CPI同比升幅可能突破2.5%的上限,但形成这种走势的概率约为25%;更大的可能是,全年CPI同比升幅处于1.5%至2.0%的区间,形成相对温和的涨势。这种适度的价格上扬既包含了需求热点商品和供给不足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推动经济资源向有需求、有效益或供给有限的产业和产品转移;还包含了供过于求商品和不适销对路商品的价格下跌,从而推动消费品市场扩大消费需求、调节商品供求、优化商品结构、完善商品渠道,实现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和良性发展。
(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