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发展,是与社会条件相联系的一个历史过程,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它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还能够推动劳动性质的改变、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提供自由时间。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劳动性质;自由时间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马克思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人的发展的程度和水平。马克思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生产力的总和才可能为社会所占有,社会财富才可能从支配人的异己的力量变为被每个人所支配的力量,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物质资料缺乏,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人们要生存,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活资料,因此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这是第一位的历史活动。这一活动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面貌,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的历史进程和人的发展。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2] “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3]当人还不能使自己的吃穿住在量与质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当人们还是物的奴隶的时候,是根本谈不上发展的。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加自由时间,使人们既有精力又有时间从事科学活动、艺术活动、社交活动、娱乐活动和享受活动等等,去发展自身多种爱好和志趣。
马克思早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就预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社会主义“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因此,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的。在生产力落后、物质产品匮乏的情况下,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多样化发展。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多样,城乡市场日益繁荣,为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个人需求的多方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人们需要的特点是物质需要和生存需要的紧迫性和相对重要性在下降,而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因此,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和不断实现,就成了小康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全面发展的一个新目标。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普遍性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财富,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首先,生活资料(物质的和精神的)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国全面范围内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维持人的生存的生活资料需要已基本得到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需要正以其日益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形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和方向发展。其次,发展资料的需要。为了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力,人们要不断提高智力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因而要不断接受教育,实行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其中所需的发展资料必将日益丰富和多样化、高层次化。再次,交往资料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交往和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和频繁,因而对参加各种社会交往,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和交流沟通及各种信息交往资料的需要将日益丰富和发展。最后,创造美的需要。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交往需要及发展需要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满足的前提之下,人们还有更高的需要和追求。这就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完美和谐,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展现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邓小平同志始终十分强调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他说:“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4]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而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不能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利益,生活得富裕,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很显然,在邓小平那里,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使人获得更多的发展是最高的价值目标,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由于此,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以“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基础条件。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最高的价值目标的意义。
三、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
自由时间,顾名思义就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对自由时间做出了科学的界定,并揭示了自由时间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根本意义。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命活动是由两部分时间要素构成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这两种时间对人的发展来说都必不可少。其中劳动时间是为维持人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等所花费的时间,这是在任何社会里都具备的、第一性意义的时间要素。当然,在有些社会中,劳动者在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并不是全部能归劳动者自身所有,这实际上可以称作是某种程度的“时间异化”。自由时间相对于劳动时间而存在,即在劳动时间以外可以自由支配、最能体现个性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自由时间而非劳动时间呢?这主要是由于自由时间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的。我们认为,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相比具有下述特点:(1)自由。这是自由时间最大的特点。在劳动时间里,人被束缚在劳动上面,这时的劳动时间是集体时间,而自由时间却是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时间。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可以有什么也不做的自由。(2)人性化。工作劳动是社会行动,这期间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要求,任何人都不能有“按必然性的指示去行动”这个涵义外的自由。这时,人可能成为其他人赢利的工具,也可能在生产为了消费的逻辑下,成为失去自由的人,失去意义的人,从而在物质丰裕的同时,“人似乎仍处于一种身心贫困的状态。”[7]而在与之相对的自由时间里,个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完全回归自我,他可以自由选择哪些活动而不受任何束缚,只要这种选择不违犯法律,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不扼杀人性。从根本上说,在自由时间里,人按照人的方式支配物,同他人发生关系,因此,自由时间是人性化的时间。(3)主观性。工作劳动迄今仍然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和基础,每个人如何使用自己的器官,分配自己的精力都是以有利协调同他人的关系、从而提高劳动活动的系统功能和整体效益为标准的。这时的人是客观的、他律的人。而自由时间是个人真正完全拥有的时间。在自由时间里,人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独特地、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也只有在这时,个人才是受自己主观意志支配的、自律的人。(4)创造性。自由时间是创造的摇篮。在劳动时间里,人的思想被一定的思维定势、经济、规律所束缚。而创造所依赖的灵感、想象力大多是在紧张机械的劳动时间之外自由思想的结晶。有了充裕的自由时间,就等于享有了充分发挥自己一切爱好、兴趣、才能的广阔空间,有了为思想提供自由驰骋的天地。
然而,自由时间并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8]人们对自由时间的获得受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直到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获得丰富的自由时间,人类的全面发展才获得了可能。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36,222,22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35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人民出版社,1960.295-296,633.
[4]邓小平文选2卷[M].人民出版社,1994.128.
[5]邓小平文选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25,63,1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7卷[M].人民出版社,1972.215,281.
[7]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0.
[8]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