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的短期交易关系逐渐地转向长期合作的策略型伙伴关系。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主要有六个因素:组织成员和技术、面对市场的竞争力、供给者本身、边界跨越工作的本质、企业内各作业间的关系和关系本身所带来的效益。伙伴关系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较高的合作绩效。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伙伴关系;专用性投资
所谓供应链是指一个整合的生产制造的程序,将原材料转换成最终商品然后送到顾客手中的过程,在供应链中有多个不同的企业个体,如: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及零售商等,目的是将上下游的厂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链状的供应模式,以发挥整合的功效。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因特网的逐渐成熟,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许多企业改变以往和上游厂商敌对的状态转而建立联盟或伙伴关系,因为有着相同的经营目标,企业和企业间才能共生共荣,分享彼此的知识和信息。
一、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内涵
伙伴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或是组织与组织间的一种关系,主要是说明此种关系是一种较为紧密的,为了完成某特定目的而相互支持的一种合作意愿。供应链伙伴关系则是指在供应链中两个独立的企业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和利润所相互维系的一种关系,此两个体通常为供应者和买者或顾客,同意在一定的期限内分享彼此的信息并共同承担风险,借着降低成本、减少存货来提高双方在财务或作业上的绩效。
二、伙伴关系的形态
企业和企业间的关系由传统的短期交易关系逐渐地转向长期合作的策略型伙伴关系。从企业内外的角度来看,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主要有六个因素:(1)组织成员和技术;(2)面对市场的竞争力;(3)供给者本身;(4)边界跨越工作的本质;(5)企业内各作业间的关系;(6)关系本身所带来的效益。更进一步,专用性投资的程度可以用来衡量在买方和供应商间伙伴关系的差异性。见图1
依据供应商或买方对专用性投资的高低,双方的关系可以被分成四类:当买卖双方都有很高的专用性投资时,所呈现的关系是战略性的伙伴关系,表示双方的合伙关系很密切。而当双方都没有很高的专用性投资时,呈现市场交易关系,表示合伙关系很薄弱,转换成本很低,可以很轻易地在市场中寻找其它的合作对象。而当买方有高专用性投资而供应商却很低时,有受控制的买方的关系,表示买方因投资了不易移转的设备而受制于供应商。相对地,当供应商有高专用性投资而买方却很低时,有受控制的供应商的关系。
当企业与企业间的利害关系及相依赖程度不是很高时,或是只为短暂利益而结合的,其可能维持的关系就仅仅是短期的、一般的合作关系,而供应链中的企业因双方的互动性很高,具有共同的目标且相互支持及学习,就能形成一种紧密的伙伴关系,因此和一般的合作关系间有明显的区别,见表1。
对企业来说,短期的合作是为了通过市场交易的效率来获得利润;而长期的合作则是着眼于通过与其它厂商间的良好关系在一连串的交易过程中获得最大利润。
三、多角度的伙伴关系
从组织策略的角度来看合伙关系的特征,当厂商的策略为成本导向时,厂商所需要的伙伴关系是能够提供:(1)持续的资本投资;(2)程序改造的技巧;(3)人力资源的管理;(4)便利的产品设计;(5)低成本的配送系统,主要在控制成本结构;当策略为产品差异化时,伙伴关系是能提供(1)有力的市场营销;(2)特殊的产品特色;(3)提升竞争能力;(4)优异的协调能力,主要是厂商在寻找有高技术力的供应商,通过合作的过程来增加本身的特殊竞争优势,这是传统以竞价为主的供应商所无法提供的;当策略为市场导向时,厂商需的是能提供技术及资源的伙伴,即综合前两种策略的能力,以期在市场上获利。
伙伴关系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较佳的合作绩效,并以减少成本及提高价值来回馈给客户,这对于在面对环境是稳定或动态改变的情形下都具有正面的效果。从买方的角度来看,与其它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目的在于能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或成本优势并且确保企业拥有可信赖的供货来源;从供应商的角度,则是提供一个可靠的供货市场。因此,伙伴关系使得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机会去改善企业的经营,因为它使企业能专心在核心能力上,将其它的功能委托给合作的伙伴。
作者单位:黄海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王依群 中国石油东北化工销售抚顺分公司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张新权.如何加强供应链企业间沟通与协作[J].微型机与应用,2006(7):66-67.
[2]刘长利,孙宏英,黄珂.合作伙伴关系的风险分析及其规避[J].物流科技,2006(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