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敬琏:不应征利息税应征资本利得税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指出,利息税征收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储户,这些人本身就没有多少储蓄,利息税的征收反而加重了负担,我国不应该征收利息税。近日,针对是否应该取消利息税,出现了不少争论。有观点认为,应该尽快取消利息税,因为征收利息税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内需”,但实际上,这几年,利息税的征收并没有起到控制储蓄率增长的效果。对此,吴敬琏认为,中国应该征收的是资本利得税,而不应该征收利息税。“我不懂为什么为了拉动内需,就要征收利息税。”吴敬琏还指出,目前对增长方式转变仍然存在体制性障碍,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
二、茅于轼: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错误的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日前指出,政府帮助社会上最困难的那部分人群。因为我们的财力有限,只能先解决最困难的人,然后才能帮助中等收入的人。这部分最困难的人就是十几个人挤在一小间里的人。他认为,如果政府有些财力物力能够处理社会上的平等问题,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这部分人,而不是要关注买经济实用房的人。所以他认为发展廉租房是当务之急。最困难的人根本买不起房, 因为他们的收入远远够不上买房。他们迫切希望的是改善一下特别糟糕的住房条件。等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两万美元左右的时候,应该考虑大家买经济实用房。但不是今天。
三、樊纲:不能让全世界都为美国埋单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日前指出,美元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对国际货币市场起到了一个“锚”的作用,国际上流通的其他货币可以将它作为一个相对恒定的标准。但是现在,美元自身都频繁地浮动,这意味着它已经失去了作为“锚”的意义。只要美元的货币体系不改,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现在是寻找“替身”的时候了。当年欧元的推行就是欧洲国家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亚洲现在也在考虑亚元的问题,这是大势所趋。当然这不是短期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只要这个根本性的制度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总会面临同样的不平衡问题,不是中国和亚洲,就一定还是什么别的国家要面对美元贬值趋势所造成的混乱。
四、易宪容:反对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
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日前对于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公开反对:对于支柱产业,我的理解是具有市场的竞争力、发展的持续性及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及产业的高级化、动态化及充满着弹性与柔性的种种综合。但当一种支柱产业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时,这种产业就谈不上是支柱产业。一般来说,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是指该产业在竞争与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产业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资源和占领市场后以创造价值,为国民提供福利。从价值收益的最终产出角度看,它是提高增加值的能力,也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五、林毅夫:人民币升值过快可诱更多热钱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观察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对人民币近期加速升值表示忧虑。林毅夫表示:“实际上,在人民币升值的背后,我们总会看到热钱的影子,这一情况正随着近期人民币加速升值变得更为复杂。” 林毅夫表示,热钱炒人民币的成本大概在4%,一旦升值幅度超过5%,巨大的套利空间将会诱导更多的热钱流入,这无疑将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林毅夫给出的建议是,“必须稳定升值预期,借此抑制热钱流入。”他相信,中国政府只要坚持目前所采取的自主的、灵活的、可承受的汇率原则,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以行动表明人民币汇率每年的升值幅度只会在3%左右,热钱大量流入带来的投机压力才会消失。
六、厉以宁: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日前表示,有些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结束后经济转入萧条,这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他指出,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中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沿海省份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是新的投资热点,新能源开发、生物科技、新型材料开发、新一代电子产品的研制,都会吸引大量投资。总之,中国不愁没有新的投资热点,在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投资将继续处于兴旺状态,这表明中国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现象”。
七、世界银行:工资偏低导致中国消费低迷
对于长期困扰中国经济消费不足的“顽疾”,世界银行日前给出了诊断结果。世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造成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的症结不是老百姓热衷储蓄“不愿花钱”,而是工资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许多关于刺激中国消费的传统看法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过高的家庭储蓄上,但实际上,中国消费的下降可以用工资等收入占经济比重在过去的变化来解释”。报告建议,通过增加人力资本而非实物资本,将剩余劳动力重新配置到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上,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这种增长模式将会提高工资和家庭收入,进而提高消费在GDP 中的份额”。
八、吴敬琏:春运票价不上浮违背经济原理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对今年铁道部实行春运票价不上浮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由此导致的价格扭曲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而且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吴委员认为,多数经济学家不会赞成铁道部的这种方法,因为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市场经济的原则就是竞争性的价格都应该由供求决定,而不是由某种道德原则决定。因此,价格浮动是必要的。如果农民工过年回家在经济上有困难,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比如说给全体打工者补贴,这样的措施可能更合理一些。
九、宋国青:食品价格上涨不构成通胀因素
日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表示,食品的价格上涨是一次性的,不会构成持续的通货膨胀因素。宋国青认为,社会的存粮,包括政府和农村的,在2006年年底可能达到了20多年来的最低点,这跟当时秋粮的收成也有较大的关系。在这个情况下,粮价上涨应该说是相当正常的,但粮食价格的这波涨幅过去之后就可能不会再上涨了。根据其对数据处理的结果,1月份的价格上涨中就不再含有食品价格的涨幅了。宋国青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抑制银行放贷的意愿和能力,但并没有必要再来一次猛烈的流动性方面的紧缩。而未来几个月仍会出台一些“不小但是也不是很大”的政策,包括调整准备金利率等。
十、钟伟:不要对资本家进行道德审判
著名学者、评论家钟伟日前指出,资本当然没有道德,资本不高尚不卑鄙,是完全中性的。因此指责资本无道德,也许是想表达对资本家是否拥有道德吧?资本家可能具有高尚的、中等的或者较为低下的道德,但是其他公民要求企业家必须做到的底线是守法。亚当·斯密曾经说,“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