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其供应链的协调管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论文研究了波音公司在供应链协调方面的策略,以资借鉴。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协调; 管理策略
中国大型飞机研制专项论证报告已在2007年2月底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论证报告包括了150座以上大型客运飞机的研制,初定研制经费达数百亿元。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其供应链的布局与协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波音飞机公司(波音)从60年代下半期起,开始大规模地研制民用喷气式客机,其波音系列大型客机是国际民航的主要座机,全世界有近200个航空公司购用波音的飞机,波音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客运飞机制造公司。波音通过“全球合作伙伴”这一部门来管理全球供应链,其在全球制造供应链协调管理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美国的詹姆斯·刘易斯在《全球最成功的项目管理实战案例》中,总结出波音在管理方面的12个黄金法则,即携手合作、梦想蓝图、明确目标、项目计划、人人参与、从数据求解放、透明管理、可以接受适度抱怨、提出计划-寻求办法、彼此倾听-相互帮助、保持心情愉快、享受工作乐趣等。这些法则体现了其全球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机制,也体现了波音以合作为基调的企业文化。其“梦想蓝图、明确目标”是建立供应链合作与诚信基础上,“从数据求解放、透明管理”的实施则是建立是信息共享和集体学习的协调机制之上,而“人人参与、彼此倾听-相互帮助、保持心情愉快、享受工作乐趣”等原则是信息共享和集体学习等协调机制顺利实施的保障。可见,在协调的“软”机制方面,波音力求尽善尽美。
长期合作关系是双赢的,这种关系的维持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在协调的“硬”机制方面,特别是契约与激励机制的运用方面,波音也是采取了很多办法的。比如说相互抵押,这是一种合伙人担保信守合约的手段。波音公司和Northrop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是靠相互抵押来维持。Northrop为波音747和767飞机提供许多零部件,因波音的特殊需要,Northrop不得不对专用资产进行重大投资,产生了与这种投资相联系的巨大成本,Northrop依赖于波音,而波音处于可能违背原先协议的有利地位,它可运用权利(Power)把订单转给其他供应商作为压低价格的手段。但实际上,波音没有这样做,因为波音同时也是Northrop军需部门的主要供应商,波音也不得不进行专用资产投资为Northrop的需要服务。因此,双方是互相依赖的,互相制约的,每家公司都握有抵押品,可用来作为制约另一家公司违背原先定价协议的保险。
波音公司以订单为“商业号令”[1],从销售到交付,波音以客户承诺为出发点,决策过程较为严密。总结波音的成功经验,他们在供应链协调的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构建高效供应链
为实现供应链的系统目标,波音在构建各产品供应链前就做好了系统的发展定位,明确核心竞争力,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具竞争优势的成员企业,组成供应链。比如,波音公司在组建波音787开发制造项目的时候,就合理地精简供应商,只与绩效最好的供应商继续合作,以提升整个价值链的稳定性,其选择的飞机结构供应商主要是4家,包括日本富士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重工和意大利阿莱尼亚航宇公司。2005年,波音供应商的数量已经不到1998年的一半,这样才能更多地建立一对一的关系,更深入地了解各方的合作执行情况。一方面是供应商少了,另一方面技术含量却增加了,供应商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供应商关系更加稳固和简化,从而提高制造效率。
为及时应对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波音根据具体项目和个性化客户需求,在供应链内组建多功能、跨职能部门的项目小组。项目小组的引进极大地增强了供应链系统的灵活性,加强了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提高了运作效率。供应链中的项目小组使得来自不同领域的成员企业更好地交换信息,集中优势力量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使供应链系统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同时也使系统内部的合作和信任机制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构建学习型供应链,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学习实际上是对供应链成员企业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激励手段,可快速提高供应链成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波音为这种集体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制。波音与供应商之间不仅频繁地分享信息,而且在供应链的更深层次上分享知识,使波音能在必要时修复供应商基地中的早期预警部分,并让波音具有灵活性。
为了充分利用供应链系统内外部的大量相关知识,提供简单高效的成员企业学习和交流平台,由波音(核心企业)主持建立了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此外,还制定了供应链企业间共同的规范和标准体系,形成有利于成员企业间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成员企业间、企业相关部门间建立广泛、及时、不间断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波音通过与供应商的精益合作和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等推进供应链中集体学习和知识的共享。早在20世纪90年代,波音公司就提出耗资10亿美元宏大的飞机构型定义与控制/制造资源管理系统计划,支持公司分布在72个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