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如何发展第三方物流

2007-12-29 00:00:00聂海燕
中国市场 2007年19期


  摘要: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远远达不到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应从加强全社会的现代物流观念、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激发第三方物流企业活力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入手。
  关键词:发展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因为生产流通企业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能够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上,从而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其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通过第三方物流,生产流通企业可以延长其服务之手,有利于其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我国经济连续十几年保持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给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物流量的增加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这说明我国物流业成长性较好,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第三方物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现在我国的物流企业多数是由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变而来的,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在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全社会的现代物流观念。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全社会的现代物流观念。通过加强现代物流知识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使生产企业转向选择更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世界500强的大部分公司已经将其非核心能力的运输、仓储和库存管理等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应向他们学习,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2、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激发第三方物流企业活力。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传统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国际竞争要求,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方面要进行企业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
  3、培养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企业的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只局限在各自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加入WTO后激烈竞争的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为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统筹规划和精细化组织、管理能力等,力争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此外,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形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聂峰,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聂海燕,南昌理工学院经管系
  
  参考文献:
  [1]张声书主编.中国现代物流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