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构建,是弥补市场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方式,但是现行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仍然面对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我国逆向物流发展,必须制定、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促进排污许可权市场交易。加强逆向物流理论研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积极推进企业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
关键词:循环经济;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
一、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所带来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传统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水、能源、矿产等资源越来越短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是有由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一系列物的流动的正向物流和从消费者到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的物的反方向流动的逆向物流所构成的。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大多数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时,主要考虑的是正向物流体系,产品到达顾客手中后,就基本上离开了企业的物流体系,某些附件如包装物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产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也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如果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完全以经济利益为动力,有些废旧物资由于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且相对集中,一般来说企业愿意回收,可使一部分废品变为再生资源。但是,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由于大多数工业废旧物资的利用,既存在经济和技术上的难点,也存在管理上的种种不足,逆向物流成本过大,使许多经营者望而却步,这与循环经济的要求还离得太远。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构建,是弥补市场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方式,政府应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鼓励,把循环经济的思想深入到逆向物流管理中去。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逆向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1.国民对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发达国家正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但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许多企业对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不充分,国民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偏弱,加之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消费量偏大,产生的废弃物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是人均资源的极度短缺,另一方面是有限资源的大肆浪费,导致我国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矛盾。
2.政府对逆向物流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不得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目前我国一些政策和制度存在不合理的成分,阻碍了逆向物流的发展。如对再生资源行业的税制、回收与使用联系渠道的削弱等,使再生资源行业成为微利或者无利的行业,一些企业存在做得越多,亏损越多的现象。回收企业作为逆向物流企业的主体普遍存在“散、小、差”的状况,多数属于个体企业或小型流通企业,因而所涉及到的行业和范围有限。
3.逆向物流技术创新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