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发挥高职院校专业资源优势出发,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教学过程模式优化、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并提出了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思路,对培养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1.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灵活运用,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必备技能。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特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并能实践操作和初步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特点,信息化管理在物流中的重要意义,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操作。
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尚不统一和规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如下:《物流技术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网络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工程》等。作为同一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而言,这些课程的设置存在诸多弊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分散,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二是课程部分章节存在重复编排,教学内容重复讲授,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不便于掌握较新的知识。三是现有的教材体系存在着跟不上时代、理论落后于实践,可操作性差的问题[3]。
2.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比较传统的。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仅仅是将多媒体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大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确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也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资料管理的现代化。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Internet、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很大,例如与《物流信息系统》有关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WEB服务技术在不断变化;又例如ERP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促进了基础技术的提高。但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更新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