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怎么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委员会政府顾问王兢博士,曾在日本留学八年,又走访了很多农产品流通较为发达的国家,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竞买”要逐渐代替“对手价格”的交易方式
我国农产品“对手价格”的交易方式落后于国际水平,这种交易方式是无法和当今国际流通市场接轨的。由于我国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信用机制建立的也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大多由买卖双方一对一的谈判而形成,这种个别协商形成的价格难以保证价格的公正性,不能完全反映供求关系,市场利润分割不透明,价格波动过大。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交易中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现象时有发生。
“对手价格”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甚至原始的交易方式,发达国家只允许在一种市场上存在——旧货市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跳蚤市场”,除此之外,法律不允许使用这种交易方式。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交易方式是集合竞价即“竞买”。“竞买”可以说是农产品的拍卖,竞买者通过注册的方式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底价”的基础上公开叫价,竞买的过程由买卖双方之外的专业人员主持,以拍卖产品最终形成价格的3%-7%来收取“交易佣金”,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农产品价格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在买卖双方确立了较高的信用度的同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供求关系。我国目前已经有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比如北京的莱太花卉市场、山东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等在部分农产品上做了些尝试,这种农产品的竞买方式应该是未来我国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发展方向。
建立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建立规范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批发市场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强化:
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主体,尽快制定农产品交易法规。目前我国流通管理的资源和手段比较分散,未来应争取相关政府机构体制进一步整合、理顺,就农产品批发市场而言,应该有一个明确独立的职能管理部门,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当前还需要尽快出台批发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批发市场管理的经验,制订和颁布具有国家法律地位的《批发市场法》、《食品流通法》等,从流通主体的市场准入、交易行为、交易规范、交易标准等方面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说到底都与农业标准化密切相关。没有农业标准化去规范,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没有保证,失去的将不仅是国际市场,还将危及我们的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要注重抓好地方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地方标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服务。我们要全面掌握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力争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等同或等效制修订,真正做到与国际标准同步和接轨。
培育成熟的中介组织进入市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要培育中介机构进入批发市场,如交易中介机构、储藏中介机构、运输中介机构,以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服务。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为,形成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适应农产品大流通的格局。
注重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突出的薄弱环节,要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快速发展,加快培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体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应加快发展和健全信用组织、机制和制度,培育信用文化,形成“诚信为本”的理念。(中华合作时报21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