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两千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开启了中国式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投资市场上并不轻松的首航。
9月29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中投公司”)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举办了开业典礼。
中投公司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七人管理委员会由楼继伟、高西庆、张弘力、谢平、汪建熙、胡怀邦和杨庆蔚组成。其中,楼继伟出任公司董事长,高西庆担任总经理,张弘力、杨庆蔚、谢平和汪建熙出任副总经理,胡怀邦任监事长。七人管理委员会将负责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以及日常经营管理。
在定位上,中投公司的主业是利用超出储备规模的外汇,进行境外实业投资和金融产品组合投资,以期提高外汇经营收益,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境外金融市场投资、股权投资和国内金融机构注资等。窗体顶端
高西庆其人
在中投公司七人管理委员会中,位列正部长级的楼继伟之后的是曾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的高西庆,因其最具投资经验而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54岁的高西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开山人物之一,其职业生涯历经沉浮。
“书生意气未改、喜欢与人较真、有时显得傲气”,这是曾与高西庆共事的证监会内部人士的评价。海归派同仁谢思敏则称他“睿智而不失书生意气”。一位熟悉他的外经贸大学张姓教授评价他:“高西庆耿直,市场化、国际化的理想情结也很重。”
1953年9月生于陕西的高西庆幼年生活颇为清苦,中学毕业后曾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在西安昆仑机械厂当工人。因其优异的工作表现经推荐成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英语专业1974年的工农兵学员,1978年毕业后回到西安工作;当年又考取母校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第二年转入国际经济法专业,198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后,28岁的高西庆留校任教。
1982年,受学校派遣,高西庆赴美国深造。1983年8月,30岁的他在美国一家律师所工作实习一年后,考取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1986年5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1986年8月,作为第一位考取纽约律师资格的中国大陆人,高西庆在纽约华尔街Mudge Rose律师事务所开始了他两年的华尔街执业律师生涯。
高西庆于1988年选择回国,投身中国证券市场的创设工作。1988年3月,高西庆与王波明、王巍共同执笔,写成《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又参与起草了《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设想》。
1989年3月,中信、光大、中创等9家机构各出资50万元,设立了中国证券交易所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即现在的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的前身),高西庆任首席律师。联办作为主办单位的两家证券交易所后在深圳、上海分别开张。自此,中国的证券市场逐渐蓬勃起来。
1992年中国证监会诞生,高西庆担任首席律师兼发行部主任及发行审核委员会主持人,主持起草了大量有关中国证券的法规。
1995年10月,高西庆辞去了证监会的职务。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母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工作。
1997年夏,高西庆出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兼香港中银国际总裁,后者是由他筹建的投资银行。
1999年,46岁的高西庆再次回到中国证监会,被任命为副主席。他也是国务院历史上第一个拥有美国华尔街执业律师身份的副部级官员。
2003年2月,二度离开证监会的高西庆低调出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分管投资,与理事长项怀诚成为社保基金理事会领导层的实质核心。高西庆打理社保基金的业绩可圈可点。
业界普遍认为,高西庆经历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证券市场法规的建立者,他对股市、基金等的熟悉程度在高官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他的国际背景有助于中投公司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他曾担纲中银国际,对投资一线的运作非常清楚;再加上主导社保基金获得的丰富的实战操盘经验,使得高西庆成为中投公司总经理的不二人选。
中国式SWF
截至2007年6月,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存量和增量都居全球首位。中投公司是中国外汇投资多元化的尝试。财政部将发行1.5万亿特别国债,从央行购买2000亿美元左右外汇储备作为其资本金。
国家投资公司在国际上有先例可循。新加坡、韩国等东亚新兴市场国家,阿联酋、沙特、科威特、俄罗斯、挪威、文莱等石油输出国都设立了由政府出资、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的类似机构,这种机构被称为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WF)。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累计达到约1.5万亿-2.5万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石油输出国家及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中。
因其国家背景,庞大主权财富基金一经入市,就不断引起投资目的国的警觉。1988年,在科威特购入全球最大石油公司之一BP逾20%的股权后,英国政府迫使科威特将购股比例减少至9.9%,因为英国对这个产油国将对英国石油施加的影响感到担忧。
今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了《2007年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新法案在外资并购的审查上规定了更为复杂的程序,并扩大了审查的范围和强度。针对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投资行为,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助理部长克莱·楼瑞(Clay Lowery)表示,它们的投资政策鲜为人知,因此,些许的评论或谣言就可能加剧资本市场的波动。
在欧洲,抵触情绪则显得更为强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7月中旬表示柏林正在考虑通过立法,提高主权财富基金收购德国公司的门槛。
“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暗箱运作,对冲基金就是暗箱,主权财富基金也是暗箱。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为此担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约翰森(Simon Johnson)也表示了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担忧。该组织10月份的年会将主权财富基金增长引发的问题研究列入了议程。
中投公司先前斥资30亿美元购入美国私募基金黑石集团(Blackstone)9.9%股份的消息,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全球范围内的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行为都是不公开的,中投公司也不例外。据悉,在中投公司成立前夕,各组建方已就透明度问题进行了多次商讨,结论是中投公司将适当保持透明度。
中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韧认为,中投公司可以效仿新加坡淡马锡和GIC(政府投资公司)模式。GIC属于政府全资拥有的“私人企业”,政府不干涉其具本经营,只订出业绩要求,是一种纯粹市场化的操作模式。
但中投公司远不是那么单纯。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中国的海外投资很容易受到政治的干扰;加之,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远远不够,借鉴包括GIC在内的国际经验,短期内看来并不可行。
据悉,中投公司初期会倾向于在亚洲地区投资,并将在不同地区设立办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