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言

2007-12-29 00:00:00
中国市场 2007年46期


  英国《金融时报》
  
  2007.10.9
  A股新高何来?
  国庆长假后第一天,在大盘蓝筹股的领衔下,上证综指飚升140.45点,再次创下收盘新高5692.75点,并在盘中一度上摸5729.96点。
  英国金融时报载文称,不出意外的话,围绕着股指期货的布局,中国A股的股指,或许仍将在大盘蓝筹股的带领下进入新一轮上升,直至股指期货出台,当然不排除中间出现震荡走势。
  中国A股对股指期货的消息甚为敏感,这次也不例外。据媒体报道,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一位接近高层的人士称,“股指期货目前已处于整装待发状态,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而在节前,中金所也已公布了有关金融期货交易的几个规定,间接透露中金所首批会员单位资格牌照发放在即。而在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也表示,目前股指期货的制度和技术准备已基本完成,近期要切实检查和督促期货公司等中介机构作好技术、制度和人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确保股指期货平稳推出。
  如果中国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推出股指期货,也许A股的股指会出现一些泡沫,但或许不可能吹得现在这么明显。当然,如果将中国股市的泡沫化全部归咎于大盘蓝筹,也有失公平。
  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化已无需再多争议,但是,这些泡沫中有多少市场因素多少人为因素却不得而知。但是,仅就股指期货来说,新股上市前,发行人尚有一定时间的“缄默期”,而像股指期货这样敏感的政策,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5PIItaD4SfuLG1C+Br+gXQ==市场参与者,最好都三缄其口。
  
  美国《商业周刊》
  
  2007.10.8
  提升品牌价值之重
  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日前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5大在国际上“被认可的”的品牌分别为联想、青岛啤酒、海尔、华为和奇瑞。此外,能够在3到5年内对第一集团发起冲击的“竞争者”分是TCL、中兴、吉利、华晨汽车,以及美的和格力。
  评论认为,中国品牌目前正在追随索尼、三星等日韩品牌的道路,即从低成本、低质量向具有真正声誉的国际性品牌转变。TCL首席执行官李东生表示:“过去,我们希望创造全中国知名的品牌。但是近年来,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关键目标是使我们的品牌走向世界。”
  ????Interbrand此次调查了569名国际市场和商业专家。其中69%的受访者认为,由于一系列产品召回事件,“中国制造”的标签对中国的品牌产生了负面作用,并且大部分人将“中国制造”与“价格低廉”联系在一起。评论认为,中国品牌提升声誉和品牌价值在未来数年之中仍是挑战。
  
  美国《时代周刊》
  
  2007.10.1
  中国企业开始日益注重社会责任
  在世界的印象中,中国制造商偷工减料,为了省钱而在儿童玩具上使用含铅涂料,或者不给员工上厕所的时间。对中国公司的负面报道在增加,努力改善形象的大陆公司也在增加。
  虽然目前中国公司社会责任运动规模还很小,但是它得到一些大公司的支持。联想去年开始启动电脑回收服务,海尔为中国穷学生捐助了近4亿美元的学费。据商道纵横网统计,截至今年6月,共有25家中国公司向股东和公众详细报告了社会责任工程,而去年这一数目还不到10家。商道纵横网的总理经郭沛源(音)说:“大公司多数已经承诺采取行动。”
  这些公司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因此越来越关注它们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