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和胡润又一次将媒体的鼻子牵得团团转,媒体又一次乖乖地成为《福布斯》、胡润和众多富豪们的跟屁虫,乐在其中。不就是“富豪榜”吗?不就是又“冒出”几个富豪吗,我们的号称“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媒体,一个个犹如天上掉下了金馅饼,立马拿出好版面,予以公布——为什么不去看看这些富豪的公布对受众产生了何种引领和导向作用,为何不去考虑考虑广大受众对这类新闻的感受?
又一批富豪上榜了,2007年度的。2007年度的两个富豪榜单,不一致的是发布的时间有先有后,一致的,是入选富豪榜的中国富豪,这回是玩房地产的开发商们出尽了风头。
对此,国人郁闷得一塌糊涂。
且慢去说国人又害红眼病,更请且慢笑话国人在“仇富”——这恰恰是一些富豪和一些“富豪理论家”们惯出的舆论伎俩。不,一点也不。要是说没有人害“红眼病”,没有人“仇富”,那肯定是在高估国人的觉悟,但若以为有多少国人对富豪只有一个“仇”字,毫无疑问,那肯定是在胡说。30年改革开放,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国人对富豪早已见惯不惊。但,这并不表明国人对为富不仁也逆来顺受!同样,并不代表国人对一味地做富豪的跟屁虫的一些媒体和媒体中人也去发短信投赞成票!就说这回的上榜的房地产富豪,人们的疑问自然发出:为什么前十名房地产商比例甚高,为什么前40名房地产商仍是比例甚高?这些房地产商成了富豪,全是靠他们的诚实劳动吗?这些房地产商聚敛财富,有多少黑幕乃至血腥?将这样的榜单在媒体上无偿地为他们宣传,媒体到底想引领什么,让老百姓向这些富豪去学什么,老百姓怎么去学这些富豪?我们的富豪榜上为什么不能像美国那样出现的是凭智力、才干、创业热情乃至奉献精神而成就的比尔·盖茨一类人,为什么不能出现既是成功的企业家又是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比尔·盖茨一样的富豪,为什么不能出现这类能将人将社会引导到诚实劳动可致富、博学干才可致富的致富成才之路上去的报道?
请不要跟我说“人家提供的榜单如此”“榜上没有比尔·盖茨我怎么办”之类口实。不错,的确没有。那么,对此,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公众媒体,我想,我们起码可做几件事:
其一,对这样的无助于世道人心建设的富豪榜不屑一顾,“干”着它,晾着它,不给它以版面,不要垂涎欲滴地去忙着报道。既然有以上这么多疑问,有这么多负面作用,报它作甚?!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但任何现代国度的现代新闻,都不是“有闻必录”的产物,都要关乎世道人心,作用于世道人心。我们的一些新闻可好,真正人民群众念兹在兹的东西,往往就不报,真话不敢说,瞎话一箩筐。这样的新闻,还说“仇富”哩,不“仇”你新闻你就去烧高香罢。
其二,对这样的无助于世道人心建设的富豪榜给以准确的及时的旗帜鲜明的批评。新闻既然不是“有闻必录”的,就应当是有“立场”的。事实上,“新闻立场”、“媒体立场”正是现代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不是简单的传声筒,媒体也不是长舌妇,媒体应当是冷隽的社会批评者,是激浊扬清的“放大器”。比如,本文上述的若干问号,媒体为何不在报道富豪榜时一并写出?——如果非要报道这劳什子富豪榜的话。
纸是包不住火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媒体不说实话、记者不说实话,总会有人说实话。自富豪榜在一些媒体高调祭出之后,网上就出现了网民群众的声音,对之质疑,之后,一些负责任的媒体的版面上,质疑声音也多了起来。然而我想,光去质疑榜单是治标不治本之举,是无济于事的,不信走着瞧,明年,还照常会有此类富豪榜被炮制出来,而最要紧的,是媒体,来个釜底抽薪如何,来个有立场的声音如何?!
我们的媒体,的确到了该挺起腰杆硬起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