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头
近日,媒体上披露了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在向国务院七部委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汇报工作时,隐瞒了该市存在的煤化工企业污染、饮水安全隐患等事实真相,明确表态“在六盘水境内没有任何煤化工企业”。但是,经督查组调查,却发现了六盘水市目前有30余家焦化厂等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叶大川因说假话欺骗督查组将被追究行政责任。干部说假话现象由来已久,从王怀忠、张二江等一大批落马贪官的身上,几乎都能捋出政绩浮夸、粉饰太平的共性,无怪手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愤然指出,当前干部说假话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
讨论
为什么要说假话?
其实是个“私”字在作怪
沈小平(安徽省委组织部):说真话,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也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毋庸讳言的是,当前,在干部队伍群体中,说假话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甚至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不愿、不敢说真话,甚至昧着良知说假话,之所以演化为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除了体制痼疾下的“趋利选择”,民主建设的滞后,中国的现实国情的局限等一系列因素外,就干部个人而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实际是一个“私”字在作怪,说到底是党性不纯洁的表现,是对国家和人民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才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如果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该讲的真话不讲,该反映的真实情况不反映,甚至眼睁睁地看着有些问题发展蔓延,危害党的事业而无动于衷,这不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态度,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党的纪律所不能允许的。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强化预防、及时发现、妥善解决。只有勇于讲真话,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只有敢于正视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鼓励、支持干部说真话,尤其是反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创造一种充分发扬民主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基层的同志敢于讲真话外,还需要每个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工作人员能喜欢听真话,喜欢听真实情况。当然,要从根本上杜绝党员干部说假话,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证。要通过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决杜绝“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的发生,绝不能让说真话的人吃亏,让不说真话甚至说假话的人占便宜,使说假话的“潜规则”失去市场。
说假话也是一种“现实需要”
魏江明(山东某市一行政官员):在不少地方,官员说假话也是一种“现实需要”。这就牵涉到现行的于部考核机制了,考核机制是根指挥棒,上面搞“惟数字论英雄”,下面就有人大肆修改统计数据,政绩造假,假话成风。考核干部,真正让老百姓说了算,造假方可绝迹。
干部说假话,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现在,一些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不切实际,确定的发展目标贪大求快,而又以这样那样的“一票否决”给基层干部施压,造假就这么给“逼”出来了。我曾在华南某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对此有深切体会。比如,某省要求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造的水库进行维修加固,限时验收。某县一测算,要投入7、8亿元,而该县一年的可用财力才4、5亿元,仅够发工资。怎么办?县委书记说,两条路:向上公关求情,造假应付。只给目标,不给手段,自己又力有未逮,总要应对这样的难题,基层干部岂能不说假话。
为什么不能说真话?
说真话可能遭“逆淘汰”
陈勇(知名媒体记者):最近,贵州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因为在环保问题上公然撒谎,欺骗中央调查组,被有关部门“挂牌督办”,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一个官场内几乎人人尽知的“潜规则”是,在时下许多地方政坛,一个时时、事事讲真话的干部大有被“逆淘汰”的危险。我所采访过的安徽利辛县原县委书记夏一松就因公开拒贿、道破地方官场一些所谓的“秘密”而受到威胁、打压,自觉“撞上一张无形的网”,最后愤然辞官下海。辛昌平,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原党委书记,只因上书总理道出“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之实情,不得不去职离乡。尽管舆论对夏、李这样的干部表现出同情与遗憾,但官场之内的不少人仍视其为违反“游戏规则”的异类,至少会认为这种以自毁前程为代价的行为,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
没有独立性就难有真话
蒋萌(媒体评论员):要说近年给人印象最深刻、最敢讲真话的,非“审计风暴”莫属。而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之所以“腰杆硬”,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央一级的审计工作,只受国务院总理直接领导。“尚方宝剑”在手,任何“人情、条子”立刻歇菜!可见,高度独立、有力支持是多么的重要。
人之初、性本善。实事求是、讲真话属于人性良知的本质要求。而高度责任心的背后更需要有坚实的后盾支撑。因而,从机制保障层面,我们绝对不能允许“邪反压正”,不能让说真话者反受排挤与不公正对待。对于那些浮夸水分数据“杜撰者”,更必须严惩不贷。而某些特殊部门,在财政与人事保障上也需要相对的独立,对其的监管更要避免“多个婆婆”的局面。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任何指标数据都不能成为“注水肉”,更要严防沦为某些人的“政绩工具”!
哪类人在官场说假话
说假话的人可分为两个群体
张一群(湖北省某县一基层干部):说假话的人可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少数地方的腐败官员为了升官捞取政治资本,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编造政绩,讨得上级领导的欢心与重用,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最典型的人物是安徽原副省长王怀忠,他敢于炮制虚假的政绩,被人称作“王大胆”,他可以耍魔术般将一个村里最穷的农家一夜之间变成“小康之家”,他也可以大笔一挥,将当时全县乡镇企业几千万元的产值虚报成几个亿。另一个群体是一些是普通干部,他们慑于上级领导的权威,担心说了影响领导政绩的真话后,受到打击报复,于是他们有真话却不敢说,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民谚“批评领导,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下级,选票减少”,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要说真话的困难之大。
说假话会带来什么后果?
信息不对称误国误民
童舟(某高等学院教师):不讲真话的现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大问题。一些官员为上级领导提供虚假资料,隐瞒真实情况和数据,上下级信息不对称导致上级部门的决策容易出现偏差,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后果。而向普通老百姓采取欺瞒的手法,使得政府公信力降低,干部形象受损,这些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干部不讲真话的问题。不然,一切工作又能从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