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必须经受“权利”考量

2007-12-29 00:00:00
人民论坛 2007年10期


  没有不受监督的部门。我们是执法队伍,但同时要接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的监督,接受各级政府的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日前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如是说。
  权力代表着权威,更意味着责任。当权力被置于民主、法制、公平的原则下,被正直、无私者运用,往往能够发挥应有的积极价值,体现出社会各阶层的正当诉求;如果被自私、怀有邪念者掌握,通过“潜规则”、“官本位”进行权力寻租,结果则将完全不同。监督权力、制衡权力、打击惩治违规违纪,自然非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莫属。但是,面对近年来各类监察工作中出现的“疲软缺位”,某些人的“执法犯法”、乃至“同流合污”,怎样更好地“监管监督者”已然成为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新课题。
  监督者应当由谁来监管?显然,党内“最高监督”是中央、中纪委,“代表式监督”无疑是各级人大与政协,“最雪亮的眼睛”则是人民群众与媒体。单从“技术层面”着眼,监督网络从上至下,从集体到个人,覆盖面与层次不可谓不广,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现象与问题却也不容忽视。
  毫无疑问,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打击违纪、惩治腐败始终怀有高度的决心,更拥有“绝对的权力”。但现在的问题是,各级地方监察机关往往要靠地方财政供给,要受到地方领导的管辖,“吃人嘴短”,“长官意志”,面对“领导批示”,碍于“人情面子”,有时难免“睁一眼闭一眼”。加之某些地方领导大搞“一言堂”,“一把手自己监督自己”,更是埋下严重腐败隐患。近年来,某些局部案件不惊动中纪委、不动用“最高权力”就无法开展调查与惩办,这种现象很值得深思。
  尽管中国的民主执政、民主监督步伐正在稳步加快,但受到旧有机制与人为因素的掣肘,人大与政协的监督职能还面临着一些困扰。仅就预算监督来说,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邓明义就表示:财政部提交的预算报告和编制的参阅文件太笼统,项目不够细化,数据统计不具体,代表无法看明白。一些部委开支那么大,到底做了什么,我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公款吃喝了?全国人大代表对某些问题尚且“摸不着头脑”,地方人大与政协的监督能“不打折”吗?此外,提案也好,建议也罢,最终还需要有关部门的回应与处理。某些明显不合理的问题被代表、委员提及多年,却依然悬而未决,难道真能用“研究再研究”搪塞过关?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各地各部门设立举报信箱、检举通道早已不新鲜。不过,受到“民不与官斗”等旧思维的影响,一些群众即便发现问题,有时也“敢怒不敢言”。个别举报案例中,举报人并未获得应有的保护,反而遭遇恶性打击报复,更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挫伤群众监督的积极性。至于媒体与记者,通过直言不讳、坚决曝光,确实为近年一些大案要案的破获提供了线索。但“挑刺乱说话”、“破坏整体形象”也令某些地方领导“大动肝火”,甚至公开指责媒体“不负责任”、“妖言惑众”。不去积极自查自纠、努力堵漏除弊;反而炮轰媒体、试图“防民之口”,某些人是否真的“鼓励舆论与民主监督”已然不言自明。
  当今社会,任何权利都需要相应的权力来维护,而权力也必须经得起权利的考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需深刻学习“三种意识”的指示精神,谨记“落马分子”的前车之鉴。党和政府不断自省自纠,稳步推进民主体制改革,不仅是在“正人先正己”,更是透明、民主、阳光执政的应有之义。(作者系人民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