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整容必然夹杂了纯私利的诉求,而与所谓“亲民”无关:有的是为了“亲欲”,更多是为了“亲官”,当然,也有一些纯粹就是为了好看——反正有人争着埋单,不美白不美,不整白不整。
搁在西方语境下,整容也许纯粹只是官员私事。但凡事都得讲究个“国情”,在中国语境下,以所谓“爱美的权利”来要求民众“理性看待”官员整容风,未免有些不合实际。
官员整容何以成新闻?
政府预算软约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有那么多豪华办公楼?为什么有那么多形象工程?为什么有那么多“吃空饷”的“蛀虫”?用一个经济学术语来描述这一切现象的源头,其实就是“预算软约束”。在公共财政领域内的所谓“预算软约束”,意思就是:身为出资人的公众无法有效控制财政资源的流向和用途,而身为代理人的政府却实际上垄断着支配财政资源的自由裁量权。
在预算硬约束的语境下,公众自然不必担心官员整容的钱从何而来,因为完善的制度足以让纳税人放心——那只能是官员自己掏腰包。可是在我们预算软约束的背景下,人们把整容和腐败联系起来,就绝不是一种“误解”,而是基于现实经验和制度纰漏的合理怀疑。要命的是,这种合理怀疑一再被证明为不容否定的事实。
谁开车也不是新闻,为什么官员开车可能成新闻?因为油钱可能是公家埋单的!谁吃饭也不是新闻,为何官员吃饭可能成新闻?因为饭钱要么可能是公款,要么可能是贿赂。同样的道理,一般人整容无可厚非,官员整容则必须予以足够的警惕。名义工资并不十分丰厚的官员,要自己掏腰包动辄花上万甚至数十万元去整容,恐怕很少有人会舍得。自己不掏腰包,那可能有两个办法:要么动用公款,要么接受贿赂。连整容专家也说,整容现在已经成为继金钱贿赂、性贿赂之后,又一个更加隐蔽的“公关手段”。那么,谁敢说官员整容增加的背后不可能隐藏着值得警惕的、正在膨胀着的腐败行为呢?
官员整容的目的究竟何在?
有报道说,官员整容常常是“会前居多,‘两会’前形成高峰”,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员整容倘若成风,难免不让人担心:是否官员相貌真的已经能够影响到官员仕途?果真如此的话,当然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不良信号。
如果一个官员打着“亲民”的旗号整容,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有人说得好,一个政府官员,如果他能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算他黑如包公,老百姓也会打心眼里喜欢他;相反,一个政府官员,如果他心贪无比,四处伸手捞钱,凡事先把自己的碗舀足,就算他貌若潘安,老百姓也会把他当瘟神看。官员“亲民”与否,根本不在长相如何,而在于有没有一颗亲民之心。单靠整容,是断然不可能整出什么“亲民形象”的。否则,选官与选美何异?
官员热衷整容,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其没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这很难说不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面子工程”。一个喜欢在“面子”上大做文章的官员,往往都不是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官员——公众不喜欢此类热衷整容的官员并非没有理由。整容官员似乎也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去整容医院通常都是“夜晚登门”,并且要求医生“悄悄地改变”容貌。
本质上,官员整容必然夹杂了纯私利的诉求,而与所谓“亲民”无关。至于这纯私利诉求的具体内容,有的是为了“亲欲”,如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成克杰为了取悦情妇而割了双眼皮;更多是为了“亲官”,最典型的例子是,原辽宁省鞍山市国税局长刘光明花50万元到香港对她的屁股进行了全面美容,不到两年就从副科级一路“睡”到了正处级;当然,也有一些纯粹就是为了好看——反正有人争着埋单,不美白不美,不整白不整。
一言以蔽之,无论是从行政腐败的角度、干部作风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官员选任的角度、培养科学政绩观的角度,我们都有必要对“官员整容人数增加”保持足够的警惕和密切的监督。(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