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整容其实是一种进步,至少感觉到他们开始重视自己在公众之中的形象了,既然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就可以期待他们的言词和行为也会越来越习惯于受到公众的检视。
仅凭一位整形专家所说,就认为“官员整容成风”,我觉得值得商榷,缺乏详细的数据支撑。但从中透露出来的讯息和引起的争议却值得我们探讨。中国人常讲人要脸面树要皮,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俗语中的“脸面”问题,已为“公关学”所替代而日益成为一门科学。公关无非就是智慧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方法。即使官员整容,也不过是利用社会政治资源的一种智慧。
有媒体报道说当今世上最爱美的国家领袖,可能是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当年他包着头巾,在撒丁岛豪华度假别墅欢迎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遭人质疑。后来疑团被揭开,原来贝氏进行了整容手术。他受访时认为,政治人物有责任让自己在电视画面上“显得更英俊,更具有活力”。此外,英国前首相布莱尔、韩国总统卢武铉都有整容方面的报道。2002年韩国总统大选前,他为了使自己显得更年轻,接受了清除额头皱纹的整容手术。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公众舆论对官员整容存在大量非议呢?恐怕不能简单地用中国老百姓不宽容来解释。我看了网页上网友的讨论,大多与官员腐败有关。也就是说,人们把官员整容与腐败联系起来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官员整容和腐败并没有直接关系。一听说政府官员们整容,便想到了腐败,抑或就是为了“包二奶”和“媚惑上司”,有点牵强附会。
胡长清、王怀忠之流倒不一定整过容;鞍山市刘局长倒下的原因恐怕也不仅仅是曾花50万元给屁股美容。一听说政府官员们整容,肯定不务正业,脱离群众,更是欲加之罪。实际上,我们的政府官员们是不是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与他们整容与否无关。
在国外发达国家,整容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改变自身形象的手段。除了官员、名人,甚至普通人整容也极常见。因此,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对于官员整容应当抱有一种平常心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官员也是人,官员也有爱美的权利。他们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形象和精神面貌。正如有些网友所说:“漂亮,美丽不分男女,谁都有这个权力”,“为什么不接受?难道他们就应该难看?”这表示了一种认同。官员整容其实是一种进步,至少感觉到他们开始重视自己在公众之中的形象了,既然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就可以期待他们的言词和行为也会越来越习惯于受到公众的检视。
但与其他行为不同,官员整容确实存在容易被指认为是腐败的可能性。官员整容中常见的去眼袋、植发、抽脂、染金发等,大多属于私人性质,公私的界限难以区分。但这正好是我们作为百姓应该宽容官员做这种手术的理由。只有让这些官员大大方方去整容、并且承认他们整容,我们才能大大方方问他:阁下拉皮手术的费用是公款还是自掏腰包?(作者系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法制委员会主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