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干部两面形象的剖析

2007-12-29 00:00:00徐鸿武
人民论坛 2007年24期


  对上级对领导的“业绩”大加吹捧,尽其阿谀奉迎之能事。在下级在群众面前,喜欢摆架子,耍威风,爱发脾气,动辄训人,声色俱厉。这种两面形象的干部,说到底是一个“为谁服务”的世界观问题。
  
  干部的形象是干部的内在素质的外部表征。毋庸置疑,我们的干部,大多数能够做到表里一致,言行相符,求真务实,因而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许和拥护。但也有少数干部却像个变色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存在两面形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的两面形象。
  这种人在公开场合下大力“作秀”,作报告,发表讲话,声称自己是“人民公仆”,口口声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是我的崇高职责”常挂嘴边。表面上他们确实也帮助解决了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甚至遇到困难群众时还解囊相助,自己掏腰包参与一些扶贫济困活动。他们在公开场合说起腐败深恶痛绝,一脸严肃。遇到送礼不但拒不接受,还对送礼者大讲廉政道理。在媒体形象上做够做足,群众都认为他们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清廉的“好官”。但是,在另外一种场合却完全是另一副面孔。他们与为数不多的“铁杆”密友编织了一个关系网,精心打造了一个小圈子。在这个小圈子里,他们与密友亲密无间,相互勾结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合伙侵吞国家财产,侵害人民利益,甚至无恶不作,为所欲为。直到丑闻曝光,群众才识得他们的本来面目。
  据媒体披露,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就是一个“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的典型案例。徐国健在公开场合为人低调,做事谨慎。下基层调研,从不收礼品,实在推不掉,便将礼品上缴。他还经常教育下属要廉洁自律,在群众中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清正廉洁的形象。另一方面,他却结交了原交通厅厅长章俊元,原江苏省国资集团董事长李双成,原江苏省检察院副院长、省反贪局局长韩建林,原江苏省国信集团王益民等有“实力”的“小兄弟”,精心培育自己的“小圈子”。其中他所结交的“三大国资”巨头就掌管着占江苏省近60%的国有资产。在这个小圈子里,徐国健与“小兄弟”们过往甚密,相互依靠。利用职务之便,大搞权钱交易,为“小兄弟”们谋取利益,与其在公开场合判若两人。先后收受人民币460万元和8000美元,接受礼金价值10万元。最终,因东窗事发被免职,成为全国第一个落马的省级在任组织部长。
  像徐国健这种现代官场新式两面派人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欺骗性。他们一般不易被发现,一旦被揭露时,已经对党的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种人已经触及党纪国法,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第二类为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弄虚作假的两面形象。
  这种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他们喜欢做“大事业”,使自己彪炳史册,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际上却热衷于搞虚假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追求高指标,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有的热心标新立异,贪大求奢,好高骛远,“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个哨工一条河”。有的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有的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
  这种两面形象的干部,说到底是一个“为谁服务”的世界观问题。这种人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对立起来,只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开心,不怕群众不高兴。其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行赏。对老百姓无益,最终也毁了自己。
  据《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市忠县黄金镇办公大楼落成后,引起了群众的极大非议。该镇党委和政府修建的办公大楼,竟然仿照“天安门”的式样。该办公区共有七幢楼组成,“天安门”雄踞中央,两边各有三幢楼房。该建筑竣工后尚欠建筑费160万元。这可谓一个好大喜功的典型案例。
  这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已经造成了劳民伤财的不良后果。究其原因,除了作佣者个人负主要责任以外,也不能不追查一下上级领导的责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上级不喜好这样的“工程”,这样的事情就不可能发生。
  第三类为对上级阿谀奉迎、对下级专横跋扈的两面形象。
  这种人对上级与对下级是两副面孔,两种形象。对上级对领导唯唯诺诺,对下级对群众声声谔谔。在上级在领导面前,惟命是从,不敢大声说话,不敢提不同意见,更不敢直言领导的缺点和问题。对上级对领导的“业绩”大加吹捧,尽其阿谀奉迎之能事。在下级在群众面前,喜欢摆架子,耍威风,爱发脾气,动辄训人,声色俱厉。在工作作风上,习惯独断专行,个人享有最高权威,说一不二。遇有不同意见,或者当面顶回去,或者寻机打击报复。
  这种人如果成为某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人,这个单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必然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三拍”干部屡见不鲜:个人主观决策“拍胸脯”,决策失误“拍大腿”,造成损失“拍屁股”(走人)。在这里充任副职的干部,不能发挥作用,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充任副职,学跑龙套;开会早到,面带微笑;少作发言,多作汇报;领导讲话,反复强调;人事财政,切莫干扰。”这些无奈的顺口溜,正反映出这里的个别主要领导人专横跋扈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这里,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民主制度的发展,很难形成气候。
  第四类为声言“维护团结”、“维护大局”,实则搞宗派破坏团结的两面形象。
  这种人处处声言要以团结为主,大局为重,常把向心力、凝聚力挂在嘴边,把公平正义当作口头禅。但实际上,却热衷于拉宗派、搞小圈子活动。
  这种人喜欢培植自己的亲信,搞衷于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对人对事皆分亲与疏,亲者爱,疏者恨。对亲近的人关怀备至,对他们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百般庇护,甚至与之策划于密室,沆瀣一气,干见不得人的勾当。对持不同意见的人,百般挑剔,不予信任和重用,让其长期坐“冷板凳”,甚至看作“眼中钉”、“肉中刺”,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打击报复,以置于死地而后快。
  在提拔和晋升干部上,为了达到提拔自己人的目的,实行长官意志,暗箱操作,想方设法使中央关于竞争上岗、差额选举、民主测评等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程序流于形式。因此在这里正气不张、邪气盛行,破坏了制度,搞乱了队伍,人们不是把心思用在搞好工作上,而是用在找后台、走人情上,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