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07-12-29 00:00:00
人民论坛 2007年24期


  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公开是预防腐败的有效方式;无数事例证明,监督是政治生活的“安全阀”,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如同洪水猛兽一发而不可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从部队来看,团以上干部是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能力,特别是拒腐防变能力,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全面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是加大对团以上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拒腐防变能力。
  
  推行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公开是官兵行使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前提,是遏制腐败行为的有效方式。要把团以上干部置于官兵的监督之下,就必须让官兵知道你如何行使权力、为什么这样行使权力。要在严格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的前提下,从大学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增强人权、事权、财权的透明度,不断完善公开形式,提高公开实效。在推行公开中,一是要注意调动保护基层官兵参与公开的积极性,深化各项公开的后续工作,尊重官兵在各项事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群众和党员反馈制度和质询制度;二是要力避形式主义,切实解决事实上存在的不公开、假公开、虚公开等问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法制来保证公开。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公开、假公开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强化监督,防范权力“变异”
  
  权力失去监督,就是广开腐败堕落的源头。无数事例证明,监督是政治生活的“安全阀”,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如同洪水猛兽一发而不可收。提高团以上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必须强化监督。通过监督,确保各项廉洁自律的措施落到实处。俗话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当前,团以上干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制度,也不完全是因制度不合理而导致无法落实。而是贯彻不力,失去制度所应有的严肃性。因此,必须把制度的贯彻落实作为监督的重点,做到“出台一项、落实一项”,切实维护制度应有的严肃性和制约性。当前,在监督方面,要突出两个重点:在监督对象上,要以“一把手”为重点;在监督内容上,以选人用人为重点。并坚持全程监督,既把好“入口关”,又要杜绝“带病上岗”、“边腐边升”的问题。要进一步改进监督的方式方法,建立反腐倡廉形势分析制度,定期评估各部门腐败危险程度,提出各种防范措施。
  
  净化环境,营造浓厚的崇廉文化氛围
  
  人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客观存在对人的思想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文化氛围是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社会环境,培养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离不开文化氛围滋润。一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崇廉意识,要让拒贿者光明正大地拒贿,扬眉吐气地做人。二是要打破“潜规则”。“潜规则”既影响着氛围,也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影响和操纵着领导干部的行为。净化环境,必须消除“潜规则”所带来的权力运行中的负面影响。三是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充分发挥政治理论教育、经常性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功能,通过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廉政观念辩论、廉政演讲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和教育面,让廉政理念深深扎根于领导、干部、教员、学员和士兵的头脑中,人人抵制腐败,人人监督腐败,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作者系空军工程大学副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