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马季原在北京市新华书店工作,因为喜爱相声,1956年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汇演获一等奖,被侯宝林先生看中,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40余年的相声生涯中,马季创作了300多个相声段子,成为非常受观众欢迎的著名相声艺术家。
1959年至1963年,马季和说唱团其他前辈演员,经常进中南海为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几年间共演出了100多个中小型的相声段子。演出地点在紫光阁。
有一次马季到中南海演出。休息的时候,周总理来到他们中间,径直问马季:“马季同志,你的相声里有没有反映如何看球赛的。”马季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总理又说:“能不能写一段讽刺体育比赛只争成绩,不讲风格的相声,教育我们的运动员和观众在比赛中,特别是在国际比赛中讲风格,讲文明。我们是个大国,输球不能输人嘛。”
周总理的这番话是有所指的。因为前几天,中国足球队和朝鲜足球队进行友谊比赛,担任主裁判的是朝鲜的同志。他的一次判罚导致中国队输了球。一些球迷认为裁判不公,冲进球场,把裁判团团围住,有人还说了些不三不四、不干不净的话。后经公安人员调解,才恢复了秩序。散场之后,一些球迷又跑到朝鲜驻华大使馆门前闹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总理说这件事时,表情异常庄重严肃,叮嘱说:“针对这种情况,写段相声,每逢国际比赛,现场广播,对球迷进行教育,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马季向周总理保证:一定尽快完成任务。不久,马季创作出相声《球场丑角》。当周总理得知马季写出了《球场丑角》后很高兴:“那好,演一演,我听一听。”
总理欣赏这个相声段子时,几次开怀大笑。演出结束后,总理还站起来与马季握手。周总理还说相声要讲究语言含蓄幽默、耐咀嚼有回味,切忌低级庸俗一味打闹耍贫嘴,告诫马季和其他相声演员,要经常深入生活,在人民当中发现、提炼,创作出真正的好相声。
周总理的谈话,对马季日后的相声创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外,马季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相声,代表作有《友谊颂》、《英雄小八路》、《女队长》等。
摘自《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