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摆在我们面前有一套书在诸多图书中显得格外抢眼,图书封面上是连串中国面孔,当打开它看了序言之后,使人感到有点震撼了。
一个人、一个团队、二十年、十本书……,一串数字跳入眼帘。二十年、十本书,主人公是一位怎样的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原来这套书的主人是王志纲,一个对许多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的名字。
记得十年前一本记录其策划传奇的书——《谋事在人》,曾经有近百万的销量,不仅引起巨大轰动,还引发了中国的策划热潮。
其后几年也曾陆续见到王志纲又有书出版,但似乎并未引起像当年那样的波澜。也难怪,时代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各路英雄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很难有一个面孔能够在大众的视线下持续太久。但看了王志纲这次端出来的这套书库,的确有点令人吃惊了。
眼下大大小小的书店中,虽说图书的种类越来越多,简直有点令人目不暇接,找起书来头晕眼花,但大多数书不是编辑加工,就是翻译引进,甚至乱改恶搞,属于中国本土原创的好作品实在太少,更何况能够一本又一本坚持十年不懈。
而使我更加好奇地是,市面上这种纪实性强的财经类图书,往往多是快餐式的,即便刚出版时能够吸引一些读者,很快就会过时,而且很难保证几年之后再拿出来时作者不会脸红。不要说周期相对长的书,即便是言论,也经常听一些专家今天正说,明天反说,风大随风、鱼大随雨,使人无所适从。王志纲的书十年之后还要再版,他就不怕今天打昨天嘴巴的情况出现吗?
再者说,其中几本多年以前的书,现在拿出来还有价值吗,出版社就不怕没有读者赔本?带着一系列疑问寻找答案,作者说:6bjKe26GNPs+NwMG0JoIRV1mGBmZBqk9yvpgcf0sgDE=出版此套书库,最感欣慰地就是自己的观点能保持一以贯之,看来作者对此有足够的自信。而据说许多从《谋事在人》就开始关注王志纲的老读者,早就期盼着他的著作,不少人想多买几套送朋友呢。果真如此,单凭这就不简单。
如果说一个人写一本不难,写一本能流传下来的书不易,那么能坚持写10本书,而且内容都是原创,全部来自自身的实践、亲历和思考;并且能够有一批长期追踪的读者,真应该对这样的作者刮目相看了。
毕竟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能够成功而十年不倒的人不多;能够有心思做学问,写几本好书的人更少。相信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一定有它必然的魅力和内在的价值。
虽然具体内容有待慢慢品味,但说起来,现在知识产品的价格实在不高,还不到请一次客的价钱,如果能得到一部难得的原创本土战略文库,带来知识和智慧,那实在是太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