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7-12-29 00:00:00周达疆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1期


  [摘 要]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指出“农业是根本”,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三农”思想,为全面推动农村的小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邓小平 毛泽东 “三农”思想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历来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发展应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和道路,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作了深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毛泽东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思想。与此同时,还提出要通过改变生产关系,加快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并为此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探索。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领导我国农村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
  
  一、根本论的继承和发展:“农业是根本”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长期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思想的科学依据:①农业为工业化提供所需的商品粮;②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③农业是出口商品的重要来源;④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这说明农业的发展对工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反复强调坚持以农业为基础,1959年又提出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在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远景规划时,首先从农业抓起。邓小平在构思我国农业现代化蓝图时,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强调“农业是根本”,发展国民经济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这一战略思考,既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所在。邓小平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农业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保证,农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邓小平是把优先发展农业,解决农业问题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提出来的。他早在1984年就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他还提醒我们,在事关吃饭的问题上不能忘乎所以。“是不是有两三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将会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指出:基本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使粮食达到自给,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劳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后不管我们的国家怎样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重视农业的发展,既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又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基本战略。“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们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第二,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因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会议明确指出: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下发并试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别是从1982年起,中央连续下发的五个指导农村改革的文件,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来,邓小平说:“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在谈及工业发展的问题时,邓小平强调,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处理好工农业之间的关系,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可以支援工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加强工农联盟,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所以“,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基础上”。第三,农业的发展还关系到我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需要跨出踏实稳健的发展步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翻两番,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确立了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农业是基础,是根本,是重中之重。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二、特色论的继承和发展:农业现代化“要走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结果。社会主义建设,同样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结合。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巩固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反复强调,巩固的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而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巩固工农联盟的关键。同时,提出了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间利益的原则和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邓小平在构思我国农业现代化蓝图时,曾极其明确地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这个重要论断,规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依据中国国情,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来管理农业,把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水平的现代农业。尽管世界各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做法有所不同,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大体上是相同的。由于各国在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文化源流和民族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方法必然也不相同。毫无疑问,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当然需要借鉴别国的经验,但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考虑到“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间利益的原则和政策”,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这是因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必须看到:第一是底子太薄,现代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是“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的关键。由此可见,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战略思想形成的客观基础和依据。
  
  
  三、农民主体论的继承和发展: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积极性”
  
  毛泽东十分关注变革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十分重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试图探索一条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路子。他大胆地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探索,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纠正运动中的失误,如急于过渡的偏向,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和伤害农民生产生活的问题,并在探索中得到新的启示: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②在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③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以后,一定要保持相对的稳定。目的就是调动积极性,发展生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农民则是农业、农村的主体,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关键取决于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同志早在1962年7月《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就指出:“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小平同志坦言:“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是“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他认为改革前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原有体制割断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更为严重的是剥夺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导致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1980年春,邓小平同志及时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1984年,邓小平指出:“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1987年,邓小平在回顾农村改革时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核心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邓小平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置于“三农”工作的中心地位。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实现增粮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关于双刃剑——发展论的继承与发展:“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毛泽东提出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力量的思想。毛泽东认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着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力量,而且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他反复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在农民中的工作,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力,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这是各项政策的归宿。邓小平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当前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基本指导方针。农村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农村政策。1980年5月,邓小平作了《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专题讲话,肯定了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并指出关于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同时他还认为,有了好的政策,必须做好的宣传,让人们充分理解,切实落实。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做农村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政策放宽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注意引导,不能放任不管。当时,党内外确实有一些人对党的政策不理解。邓小平指出,对此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引导农民,推行生产责任制,用事实来说明问题;二是进一步肯定这一政策的正确性,并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号召全党支持、拥护,切实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办好。对于那些暂时不理解的同志,不打棍子,不戴帽子,允许他们看一段时间。农村改革的成功,证明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对此,邓小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现在看,一系列新的农村政策是成功的。过去农村很困难,现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能够吃饱,能够穿得比较好,居住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农村政策见效快,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对我们确定翻两番的目标是一个鼓励。”党的政策是管方向的,而科学技术的应用则是直接见成果的。邓小平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非常重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成果。他曾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谈到:“我很高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未必读过我的讲话。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农民把科学技术人员看成是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亲兄弟,称他们是‘财神爷’。‘财神爷’这个词,不是我的用语,是农民的发明。”“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多次到农村做调查研究。1983年他在视察了江浙等地后,对这些地区利用上海等城市的科技力量,走集体化道路,发展中小企业,以工促农,以农助工的做法十分赞赏,指出这条路走对了,这是一条科技兴农、富农,加强工农联盟的康庄大道。同时他还指出,落后地区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有一个计划,中央应给予支持和帮助。他要求国家计委、经委、农委的同志,要在农业问题上多做文章,要抓好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走“科教兴农”之路。“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将来农业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五、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
  
  毛泽东关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早在1957年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1959年补充了现代国防。接着又提出:完成国家工业化,要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四个现代化,其中包括农业现代化。其主要观点为:①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③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邓小平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理论,第一次清晰地指明了我国农业分两个阶段发展的道路和长远方向,规划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其中,家庭联产承包制为第二个飞跃创造了微观基础,第二个飞跃的内容和目标比第一个飞跃更丰富、更伟大。按照邓小平的设想,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走集约化、集体化之路,发展农村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三农”问题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思想基础是一致的,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过深邃的理论思考和睿智的科学论述,既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理论武器。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