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简介·荀子篇

2007-12-29 00:00:00
中国教师 2007年4期


  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主要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述,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已在《四书》中作了解读,现再将儒家中另一派别,荀子及其著作《荀子》,做些简介。
  荀子,名况,时人称为荀卿,汉代因避宣帝(刘询)之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月不详,他的活动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前238年之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是先秦诸子最后的一位大师,集百家之大成,创建了荀学,使儒学向法学发展。其弟子甚多,法家的韩非、李斯,都曾受教于他。他曾活动于齐、楚、赵、秦等国,在齐国讲学于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学长)。最后返楚,由春申君任命而再度为兰陵令,从事著述,终于此。
  他在哲学上发展了古代的朴素唯物论,在天道观上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天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打破了当时把天命看作是至高无上的迷信观念。提出了人在天的面前,不是无所作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思想。虽然对“天人之分”或“人之命在天”等,目前尚有不同的解释;但荀子的天命观,在当时来说,是很大的历史进步,这是不容抹杀的。(以上所引见《天论》篇)
  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与孔、孟性善论不同的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都是人的天性,说明人的本性是恶的;如何从恶变为善,则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为此,他特别重视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指出只要通过学习,做到“积”与“渐”,“涂之人可以为禹”。(以上所引见《性恶》篇)孟子讲性善论,荀子讲性恶论,由此引申出“内省”与“外铄”两条不同的教育路线,如何使二者结合,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荀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这里以《劝学》篇为例来做些说明。在此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学不可以已”的学无止境的问题。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来激励学者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也成为后人奖掖后进的一句名言。书中还提出,在学习中要做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使闻、见、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加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为例作了形象的说明。强调“学莫便乎近其人”,要重视尊师交友。特重“德操”的培养,最后要达到“君子贵其全也”的完人目的。
  荀子在教育中,对于礼、乐是极为重视的,他专写了《礼论》和《乐论》两篇。荀子的“礼”已接近于法,不多赘述。仅对《乐论》做些说明:其《乐论》,与《礼记》中的《乐记》相配合,可以弥补《乐经》的缺佚之憾。在《乐论》中提出了有关乐理和乐教等多方面的问题:如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它“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在乐的作用方面,提出了“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通过乐的实施可以达到“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天下皆宁”的“美善相乐”的境地。《乐论》全面地论述了乐在“移风易俗”方面的巨大作用的同时,还批判了“姚冶之容”、“郑卫之声”,捍卫了音乐的纯洁性。
  《荀子》一书,在文风上也有它的特色。不但说理清晰,论辩透辟;而且善于用喻,具体深邃地说明问题;更为其所特有的是善用骈体,有的还用韵语,并著有《赋》篇,为后世赋体的形成做了先导。荀子对美学的贡献,也是极为突出的。
  荀子虽做出了上述的重大贡献,但由于他在天道观和人性论等方面,与孔、孟的思想相左,因而在长期的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家正统思想的统治下,荀子的思想只是在后儒少数人中传播,成为儒家的别派,没有得到应用和发展。直到晚近,《荀子》的研究才被提上日程。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近人梁启超的《荀子简释》,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荀子的批判》,都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荀子》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