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小郑在一家建筑工地干活时,不小心被钢筋划破了脚,医生处理了伤口,打完破伤风针后,嘱咐他以后每隔两天来换一次药。第一次换药时,小郑注意到护士只是检查了一下伤口,并用酒精棉球擦了擦伤口的周围,然后就换上了新纱布,根本就没有往伤口上上药。小郑不解,为啥外伤换药时不上药?
在不少人看来,无论是外伤还是手术后的刀口,在换药时都应该给伤口重新涂药,好让它长得更快更好一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换药的医学名称是“更换敷料”,目的是为了保持伤口的清洁adb579e5ff0ffee40395d86725c93809563ec239adb143d9d3b6e9b09dade84a,察看伤口的生长情况和有无化脓迹象。若无感染,则只需清洁伤口及周边,消毒后更换敷料,根本没有必要重新上药。凡是干净的伤口,只需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即可。对于较深或不干净的伤口,则需用过氧化氢冲洗消毒,使分泌物流出。由于过氧化氢有一定的刺激性,最后还得用生理盐水冲洗。碘酊和酒精对伤口的刺激性较大,只能用于伤口周边皮肤组织的消毒。即使是塞入病人伤口内的黄色纱布条,也没有任何消炎或帮助肌肉生长的作用,其表面涂有的凡士林没有消炎作用,其目的是为了引流伤口内的分泌物;敷在伤口表面是为了防止伤口表面的组织与纱布黏合在一起,以减轻下次换药揭纱布时引起疼痛和损伤。
此外,人体组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伤口必须清洁干净,没有异物存在,更不能有细菌的感染。而换药的目的就是为伤口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如果在换药时往伤口里撒药粉、抹药膏,反而给伤口的正常生长造成障碍。特别是外面地摊上出售的一些药粉,本身就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其中的致病菌极有可能引起伤口化脓感染,这种所谓的“上药”反而会给伤口的愈合帮倒忙。
据《医药卫生报》
编辑 / 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