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病全攻略

2007-12-29 00:00:0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7年12期


  1.早春当防流行病
  早春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正如民谚所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珍意养生,切勿轻心。”因此,春季要慎防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病。必须重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衣物和被褥等要勤洗勤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脑膜炎双球菌的袭击而发病,所以要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每次进餐时,最好喝点食醋,菜肴中宜拌些蒜泥或姜汁,这样可有效杀菌;饭后用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感的发生。
  在流行病高发季节,一旦发现家人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皮肤出血等症状时,必须马上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2.警惕旧病复发
  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空气湿度等变化无常的季节,因此常会引起许多疾病的复发:
  风心病 主要由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常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
  关节炎 关节炎病人对天气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因此,患者应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肾炎 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会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
  精神病 3~4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故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即使是老病人也极易复发。因此,应特别注意预防,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正规治疗,发现有情绪异常者应及时就医。
  花粉症 有人会感到鼻、眼奇痒难忍,喷嚏连续不断,流涕、流泪不止,有的人还会出现头痛、胸闷、哮喘等症状,这是接触某种花粉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又称“花粉症”。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少赏花,外出时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
  皮炎 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痛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些患者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因该症多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也叫“桃花癣”。
  哮喘病 病人对天气变化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极易引起复发或加重病情。
  
  3.春季要防皮肤病
  一防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风疹等。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成人较儿童明显。患了水痘要隔离。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先是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忍。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则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死亡。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
  二防变态反应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这种病症在孩子中间广泛出现,多数和蚊虫叮咬有关系。
  三防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体癣和股癣。
  四防颜面再发性皮炎,俗称春季皮炎。多见于18~4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燥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1周后可减退。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
  (网摘)
  编辑/张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