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共餐有益健康

2007-12-29 00:00:00唐智峰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7年12期


  一家人一起吃饭,不仅会使人心情愉悦,维系亲情,有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饮食会多样化,营养更加平衡。湖北省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韫珍教授指出,与家人共餐,对健康有诸多好处。
  
  当下全家共餐成为“奢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国烟酒和毒品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在12岁的美国孩子中,大多数人表示,他们每周7天能和爸爸或妈妈一起吃晚饭;但在17岁的孩子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做到这一点。
  具有“几代同堂”传统的中国,能天天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就餐的,也不多了。
  家住武汉市武胜路的刘女士说,女儿上中学,每天早出晚归,丈夫开出租车,一年之中,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屈指可数。刘女士感慨:一家人一起吃个饭真的成了一项“奢侈”享受。
  儿子在深圳、女儿在北京的张老太,说到吃饭时竟泪流满面,她说,自从老伴“走”后,她一个人每天就简单地应付一下,个人的“孤单餐桌”,大多是食用方便但营养不均衡的微波食品。逢年过节,她最大的企盼就是儿子、女儿能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餐饭。
  
  家人共餐:孩子学习好 更会尊重人
  
  CASA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跟全家聚餐相关的文化现象。
  他们发现,与一周只能和父母吃两顿饭以下的孩子相比,那些经常和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在学校考试中得到A和B的概率要高出40%。另外,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家人一起吃饭的频率越高。那些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的父母,比那些拥有大学学历的父母,与孩子一起吃饭的频率高出许多。
  其实,家人一起吃饭,孩子可从饭桌上学到各种新词汇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通过听大人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们也学会了今后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
  和家人一起吃饭,能教会孩子如何成为家庭的一员,使他们学会遵从某种行为准则,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喜好。饭桌是一个家庭塑造自己特征和文化的最好地方,在饭桌上,孩子们还能学会倾听他人的烦恼,尊重他人的意见。美国研究家庭社会科学的教授威廉·达赫迪表示:“吃饭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分享是一种妥协,没有人能在每个晚上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菜。”
  
  家人共餐:营养更均衡 身心更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蔡红琳副教授说,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方能使胃液分泌旺盛,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而一家团圆享受晚餐,或与朋友、情人一起进餐,气氛融洽,能促进消化;如果单独一人进餐,尤其是一边看报一边吃,或是一边想着尚未完成的工作,或是在烦恼、气愤等情形下进食,即使营养充分,也会因为心情紧张而引起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爱因斯坦医科大学研究发现,全家人一起吃饭时,菜的品种会更多,可以摄取到更多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营养更加均衡。CASA研究人员称,孩子们通常都不喜欢尝试新口味,他们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取,多吃水果和纤维。研究表明,和家人一起吃饭时,孩子喝的汽水、吃的油炸食品会减少,同时他们吃的水果和蔬菜会增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在家吃饭是一个新的流行趋势。他称,全家人一起吃饭,不仅吃起来更安全、更营养,还能摆脱每天在外吃饭的浮躁,带来平心静气的心态。
  据《健康之友》
  编辑 / 王翠萍